关于如何加快推进地铁客运服务智能化水平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7期   作者:刘莹
[导读] 为实现地铁长途车站、运输公司、客运服务管理部门三者的信息
        刘莹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为实现地铁长途车站、运输公司、客运服务管理部门三者的信息化及信息共享,论文以三个主体的实际业务及职责为背景,研究设计了地铁客运综合智能服务平台,通过基础信息共享实现地铁客运信息联盟的组建,可作为实现地铁运输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1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交通行业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地铁客运信息化建设是车站和客运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行业管理部门对客运行业进行监管的重要抓手。加强车站信息化建设以及与客运企业和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对合理规划运力及站内资源、方便出行、维护客运秩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整个客运服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地铁客运管理及参与方分析
        地铁客运服务由车站、运输公司和客运服务管理部门三方共同完成。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客运服务条例》和《地铁车站管理规定》,地铁车站是指以场地设施为基础,组织集散并提供服务的经营单位,主要提供售票、编排车次、受理行包托运等服务;地铁运输公司主要提供地铁客运、货运等服务;客运服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进行行业监督和运输企业管理。为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快速、流畅,车站与运输公司之间存在多业务协作。车站根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的时间、线路与运输公司协商编排发班计划。客运班次经双方认可后,车站根据班次进行售票,运输公司安排车辆进行运输工作。在春运及节假日期间的临时加车或受天气影响取消的车次也由车站和运输公司双方协商确定。车辆及司乘人员管理。运输车辆是运输过程中安全的根本保障,所以车站和运输公司双方应对提供运输服务的车辆进行严格的管控,包括运输资质的审查、车辆档案的维护、车辆的维修清洗以及对于违章车辆的处理。车站和运输公司也需要对司乘人员进行资质审查、档案维护,并组织司乘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和安全教育。
3平台总体设计
3.1平台系统结构
        地铁长途客运综合智能服务平台的实现主要依靠internet技术,平台宜采用B/S结构模式与C/S结构模式结合的方法,以B/S结构模式为主,对于一些特殊的、复杂的应用可采用C/S结构模式作为补充,方便用户进行远程数据访问。系统采用3层结构模式,即数据信息层、服务管理层和用户应用层。数据信息层对各类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更新和维护,并进行相应的存取权限管理。服务管理层是基于数据信息层上的服务信息应用平台,这两层之间以共享信息平台为接口,平台用户通过internet连接到相应信息平台的Web站点或数据中心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服务。
3.2车站信息系统
        ①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是车站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既可以通过车站简介、车站新闻等进行企业宣传,也可以通过车站公告、班次查询、行包托运须知等信息展示为和货主提供智能服务。
        ②售票管理。售票是车站的主营业务,应提供窗口售票、网络售票、手机售票及网购取票等服务。一个完备的售票系统应包含售票(本站/异站)、改签换乘、退票、检票、座位管理、售票查询等功能。
        ③行包托运管理。行包托运包括行包寄存和行包托运两个功能。行包托运与调度系统紧密关联,方便选择配送班次。行包托运管理包含业务受理、小件签发、到货管理和提货管理。
        ④宾馆管理。车站下属宾馆可通过宾馆管理模块实现对宾馆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客房管理、入住登记、退房及网络订单管理。
        ⑤调度报班。调度管理包括站点及线路管理、班次管理、运价制定。支持加班、停班、并班、退票授权、退检授权等功能,保证系统能够应对现场复杂多变的业务运作。
        ⑦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本车站员工进行管理,可以更好地为公司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人事管理思路。
        ⑧办公管理。办公管理由车站办公室使用,主要用于车站的公共信息发布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公文处理。


        ⑨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要根据公司的运营数据,统计、汇总公司财务所需的各类经营性数据,完成由经营信息到财务数据的转换,为财务提供精确、及时的经营分析数据。
        ⑩统计。包含了售票统计、检票统计、报表统计、业务报表统计等,能对各种数据按不同时间段、不同年限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3.3地铁运输公司信息系统
        建立高效智能的企业及站务管理系统,包括车辆管理、安全管理、营运调度、客户资源管理、配件管理、查询统计、系统管理、OA办公系统等模块。该系统涵盖客运业务全过程,以提高企业对运输市场响应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建立客运信息化管理模式,根据各个层面工作重点加强对客运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为了保障运输过程的安全,包含驾驶员信息管理、消防管理、事故管理、隐患管理、车辆定期维护保养及各类证照的到期预警。
        客户资源管理。针对地铁销售、地铁租赁、餐饮服务、宾馆服务、旅游服务等业务合作的客户进行客户资源管理,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进行分类,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配件管理。包含供应商管理、库房管理,以及配件的购买、销售、使用、退货、盘点,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查询统计报表。
        查询统计。包含对各功能模块之间任意组合条件的查询,为管理部门对整个生产情况的宏观调控提供详尽的统计分析信息,可生成不同模块之间任意数据、任意格式的统计汇总报表。
        系统管理。包含系统数据的初始化、用户权限管理及各类编码字典的维护。
        OA办公系统。包括企业网站建立、企业局域网辅助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各类制度规范的管理、信息的传输与对外发布、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财务、人事、总务等)管理软件的应用等。
4信息共享
        地铁客运综合智能服务平台的目标是以建立地铁客运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主体,通过完善信息处理手段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等,加强客运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相关管理部门、客运企业和出行者的不同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共享可分为内部信息共享和外部信息共享。内部信息共享是指相关客运服务企业、客运服务管理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包括业务协作信息、财务清算信息、动态监管信息和业务申报信息等多种信息资源。其次,客运服务管理部门应对客运企业实行动态监管。将行业标准传递给客运企业,如站点的统一编码、行业的最新政策等,同时,客运企业也应通过平台进行班线申请、运价申报等审核工作,以实现对行业的统一管理。
        外部信息共享是指实现面向社会公众及其他客运资源的信息资源共享,包括投诉、综合查询、行业预测等。针对的投诉建议,政府应主导建设集客运信息咨询、投诉建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客运咨询投诉建议平台,建立由政府统一接收、按责转办、监督评价的模式。同时,政府应依托统一咨询投诉建议平台形成大数据,定期梳理、分析旅客和货主反映最多的投诉问题、改进建议,为客运行业新政策的制定以及客运企业开展工作的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将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与外部信息资源共享有机结合起来。在内部,各系统采用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信息的重复采集,提高运输效率以及监管力度;在外部,应从的中心需求出发,及时发现和改进服务中的不足,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5结论
        建立地铁客运综合智能服务平台势在必行。建立地铁客运综合智能服务平台对于强化地铁客运信息管理,加强地铁客运营销,做好客流分析和预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铁客运综合智能服务平台的建立,为综合利用地铁客运信息、加强对地铁客运管理的辅助决策支持、提高地铁客运管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胡建.地铁车站信息化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2]夏海英,曾诚,孟兴凯.地铁车站信息化主要问题研究[C]//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郭洪太.运输市场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