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丽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阜山镇人民政府,山东 招远 265409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农业经济面临转型,现代化农业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积累和开发农业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实现科学高效的农业运营,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发展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新目标。智慧农业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等方式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相结合,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实施智能化监控,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操作和管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业收益。
关键词:农业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农业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人民的工作与生活都受到农业经济的影响,而当前的农业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甚至还有一部分区域采用的管理模式为传统的管理模式,而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利益,新型的现代化农业和传统农业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区别是农业大数据对于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在一些地区,逐步适应了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淘汰了以往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大幅度的提升了农业经济的收益。
1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管理中的作用
1.1推动农业的科学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因此必须要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将农业生产与大数据技术相互融合,对农业大数据进行挖掘,利用数据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反映,同时对一些自然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及时对农业的生产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最终优化农业生产的结构。并且也能够有效完善农业的经营方式,提升生产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大数据技术,提升对农业数据分析的精确度。在农业合作社管理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对生产技能、组织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等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出最为科学的经营方式。另外,农业大数据将会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竞争力,现今我国的传统农业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做出及时的判断处理。以此来充分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1.2完善政府运作方式,促进农业决策科学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其中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信息发布等技术逐渐普及,为政府的大数据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利用农业大数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政府组织形态的改革。大数据会对政府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利用大数据,政府会对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最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2、传统农业经济活动问题分析
2.1农民生产稳定性较低
在农民的传统经济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与产出往往会受到天气/地理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生产稳定性较低,农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例如,6-7月的台风以及暴雨会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2017年7月,洞庭湖地区的洪灾导致当地农民水稻种植损失惨重。另外,由于农民得不到具体的市场信息,对种植作物的类型无法进行科学的预测,导致作物成熟季节时农产品产量过高,只能降低价格折价出售,尽管如此,仍然有大批农产品无法顺利销售出去,挤压腐烂。
2.2农业企业面临销售困境
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往往会前往农村地区收购大量的作物果实,在出售给当地居民、学校、工厂等地。一般而言,农业企业的客户群体较为稳定,且受到农作物质量以及运输的限制,难以将产品完好地运输到较远地区。如果某地的农产品生产量过大,会造成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农业企业利润空间下降,且难以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2.3农作物市场信息不对称性较高
完整的农作物供应链包括农民、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以及终端消费者。
由于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刚需产品,因此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较低。然而,在传统的农业供应链中,存在严重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无法获悉购买的食物产品是否安全,价格与质量是否有保障;对于农民而言,也不能确定企业的收购价格是否最优,直接去市场上售卖农产品是否能够取得更高的收入。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产品经济活动的进行。
3农业大数据的运用建议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市场变化及相关农业技术来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这样可以有效确保农业经营管理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确保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在实际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转变大数据技术应用思想观念
当前形势下,农业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经营管理工作发生一定的变化,新形势下,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再适应于新时期的农业经营和发展,所以农业相关人员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提高和加深对农业大数据的认识,不可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经营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固然重要,但新时期的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认识,在实际中确保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进行更加规范标准。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政府要起到积极指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从而为实际的农业生产经营打好坚实的基础和技术保障。
3.2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对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和业务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需要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不断提高和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首先农业单位或企业要制定一定的经营管理目标,结合实际农业生产经营进行管理,同时要做好人才技术培养,确保农业技术人员能够在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做好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实际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中,农业企业或单位应该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培训和交流,针对实际的大数据技术要做到细致和全面讲解,确保农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大数据应用技术,确保在后续的技术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还应与各大专业高等院校合作,不断培养更多具有农业大数据技术高素质人才。
3.3引进新型农业大数据技术
引进新能源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云终端等技术,随时在线精准检测环境中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多参数,建立农业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解决农技人员短缺的现状,实时接收平台推送的灾害预警数据信息,帮助和提醒农业种植管理人员提前做出应对议案,规避农业风险和危害;
3.4注意保护农业大数据的安全
在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确保农业大数据的安全,为了确保农业大数据的安全,首先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络数据安全服务体系,通过体系来管理和确保大数据的信息安全,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安全有效。同时政府要加强立法和监督,通过法律约束和监督管理来提高大数据的安全,确保大数据技术的作用高效发挥。农业单位或企业自身要加大管理,对农业大数据的应用进行全过程监督,避免其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确保大数据安全,并提高大数据的技术应用效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大数据的发展使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农业经济管理,不仅改变了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而且提高了技术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存在一定不足,其安全隐患可能对农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国有关人员必须针对农业大数据的应用问题加以有效研究,以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戴小文,漆雁斌,陈文宽.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70-77.
[2]杨诗琦.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视角简析农业经济[J].知识经济,2014,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