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杀手锏——血管介入治疗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生活与健康》2020年5期   作者:莫佳丽
[导读] 产后出血在产妇分娩后并不罕见,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莫佳丽
        大竹新华医院 635100
        产后出血在产妇分娩后并不罕见,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占据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原因第一位。大多数产后出血发生于分娩后的2h,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内流血超过500ml则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容易引起感染,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卵巢功能衰竭、席汉综合征,情况严重则会导致产妇死亡。
        产后出血通常是由软产道的裂伤、胎盘滞留、子宫收缩乏力、妊娠相关组织残留、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若发生产后出血需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大量补液、止血、输血纠正贫血、维持生命体征。这一治疗方法为常规保守治疗,常有产妇经保守治疗无效,若此时不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干预则会危及生命,在过去保守治疗无效者往往会进行髂内动脉结扎、子宫结扎,甚至子宫切除。但子宫切除意味着丧失生育能力,多数女性往往不能接受子宫切除这一事实,即使抢救成功患者身心已遭受创伤。通常产妇在分娩后,护理人员会密切关注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缝合、使用宫缩剂、子宫探查,若依然不能控制出血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介入放射技术的出现为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项技术最早在1979年被应用且取得成功。我国在1992年将其引进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为产后出血产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避免了子宫切除,且该项技术简单、方便、有效,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技术也日臻完善,血管性介入治疗成功率越来越高。血管性介入治疗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而言止血效果更好,髂内动脉有六支重要交通支,有研究指出髂内动脉结扎术可使动脉远端末梢动脉收缩压下降约50%,而止血成功率约40%。血管性介入治疗实现了选择性的栓塞出血动脉。

该项技术能够从出血动脉的末梢栓塞,即使交通支向子宫供血血流量恢复,也只能够保证子宫的正常营养支持。栓塞会引起动脉压显著降低,子宫内血流缓慢,促使血栓的形成。子宫因供血下降从而导致平滑肌缺血缺氧,促使其痉挛引起宫缩。因此该项技术的止血效果优于髂内动脉结扎。虽然子宫切除术的止血效果明显,但产妇要以失去子宫作为代价,对于年轻女性而言其生活质量必将受影响。
        血管介入治疗可分为IIAE、UAE两种,产后出血量大,情况危急者通常以IIAE为首选,针对情况较好的产后出血产妇可应用UAE,降低并发症风险。血管介入治疗适应于所有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出血达1000ml产妇,难治性晚期产后出血,因此该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无效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对造影剂过敏者及失血性休克者不能使用该治疗技术。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随之上升。晚期产后出血是由切口感染及切口处理不当所引起。血管介入治疗在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同样具有较大优势,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可采取IIAE,由于切口局部反复感染是造成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在治疗时需使用强效的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血管性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疗效显著,术中进行动脉造影有利于明确动脉出血的部位,精准应用栓塞剂,止血效果好。血管性介入治疗比其他手术治疗的时间更短,可实现快速止血,降低术中出血。血管性介入治疗为微创技术,对机体创伤较小,避免了开腹手术引起的并发症。血管性介入治疗保留了生殖器官,提高了年轻女性的生活质量。若血管性介入治疗失败可再次进行手术治疗,而结扎术会造成腹膜血肿或盆腔粘连,一旦手术失败则会难以进行介入治疗。
        总而言之,产后出血对产妇生命安全具有一定威胁,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未取得显著止血效果,而子宫切除术虽然止血效果明显,但女性难以接受。血管介入治疗开创了一种治疗产后出血的新方法,该技术疗效好、止血快,且保留生育能力,且在大型的妇产科手术中,事先进行介入栓塞能为手术成功保驾护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