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锐
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手术护理与配合。方法:收集整理我院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6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通过介入手术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等综合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介入手术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介入手术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作为临床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此病的发生主要由于人体主动脉腔内的血流以高压高速的形式自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人体主动腔内,从而导致主动脉外膜与中膜发生分离,继而导致外膜扩张膨出形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而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急剧,传统的临床治疗通常采用开胸人造血管置换进行治疗,但因此治疗方式有着较大的创伤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治疗效果极为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腔内隔绝术作为将移植物植入血管中封堵裂口,实现重建血管腔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2]。但是,由于此病的治疗及其复杂,单一的手术治疗无法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因此,手术护理的介入显得极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6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5.36±4.6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4.89±4.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同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饮食干预、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观察组则通过介入手术护理进行综合护理,具体包括:(1)患者入院后及时将其送入监护室,随后在经过全面检查后掌握患者病情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做好身心上充分的准备;(2)术前检测患者血压、血糖等,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于术前4小时禁食水;同时,医院各科室均做好相应的介入工作,相关医疗器械的准备以及保持符合手术要求的手术室室温以及湿度;(3)术中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消毒铺巾,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医务人员应将术前所备好的导丝以及导管等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此外,若在手术过程汇总患者出现血压波动的情况,可给予患者相应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调整,保持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性,同时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4)术后协助医师进行切口缝合,严格根据无菌守则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感染;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额度、心率、血压、自主呼吸情况等,待各指标趋于稳定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中;随后观察患者下肢血运、血压以及创口情况,指导患者用药,同时做好相应的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生存质量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3]对患者在护理后其生存质量进行评判;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并通过卡方x2进行检验;以平均值(±s)表示计量资料,并通过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h) 住院时间(d) 并发症(%)
观察组 31 3.58±1.14 8.94±2.68 4.35±1.14
对照组 31 5.81±1.23 11.82±3.47 10.82±2.98
t - 7.404 3.657 11.290
P - 0.000 0.001 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生存治疗比较(±s)
组别 n 生存质量
观察组 31 23.64±5.84
对照组 31 20.18±4.21
t - 2.676
P - 0.010
3讨论
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疾类型及其复杂,其发病急剧且严重的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虽然目前临床手术治疗有效较好的疗效,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4]。因此,在手术治疗过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介入手术治疗显得极为重要。在介入手术护理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了解并掌握有关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掌握程度,同时提高患者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相关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了解;同时对患者心理状进行密切观察,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5]。此外,由于手术治疗通常在导管室进行,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等必须进行密切沟通,同时关于手术治疗时所需的相应药物、导管等同样需要提早准备[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腔内隔绝术能有效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同时在配以综合性的介入手术治疗,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介入手术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邢丽,王青,陈晓玲等.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18(3):262-266.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8.03.029.
[2]云跃,任补元.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II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附63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12):1623-1627.DOI:10.3978/j.issn.1005-6947.2017.12.018.
[3]郝元涛, 方积乾.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0, 4(8):1127-1129.
[4]张绍杰.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经验[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3):430-432.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8.03.042.
[5]丁军.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3例[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0):1884-1885.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9.10.072.
[6]张研,王丽娜.针对性心理护理对重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1):111-112.DOI:10.3877/j.issn.2095-8242.2018.4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