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化施工中苗木成活率的控制技术研究 郭媛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期上   作者:郭媛
[导读] 在实际绿化施工中应加强对苗木成活率的重视,不能为了追求绿化工作开展效率而忽视栽种质量,以此确保不造成人力资源、植物资源等多种资源的浪费,同时真正有效地促进我国园林绿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我国环境治理效果地进一步提升。

  
陕西省榆林市华升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郭媛 719000

摘要:在实际绿化施工中应加强对苗木成活率的重视,不能为了追求绿化工作开展效率而忽视栽种质量,以此确保不造成人力资源、植物资源等多种资源的浪费,同时真正有效地促进我国园林绿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我国环境治理效果地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苗木种类的选择、土壤的选择与质量控制、苗木栽种时间及技术、苗木的修剪与后期维护等方面对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控制技术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绿化施工;苗木成活率;控制技术
        引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城市绿化水平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要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提升苗木成活率为基础促进环保目标及绿化效果的达成。就目前而言,我国绿化施工的需求不断增加、工程项目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开展,但苗木的成活率却始终无法满足城市绿化及生态改善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技术实现苗木成活率地提升。
        一、苗木种类地选择及其质量保障
        (一)种类选择
        要保障苗木成活率,首先需要确保苗木选择符合实际绿化施工地的各种环境,包括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等,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苗木类型,品种选择好只有,应做好对苗木质量的检查与审核。对于草皮的检查而言,应确保草皮无杂草、厚度足够,对于乔木的检查而言,应确保树干挺直、分支均匀,确保苗木长势与发育的良好。
        (二)苗木质量控制
        种植前的苗木质量控制是保障苗木成活率的关键所在。首先需要做好苗木的束冠及修剪工作。对苗木主要枝干及树冠用草绳进行绑扎,对束冠可用网进行保护,避免运输中对苗木重要枝干产生破坏。同时,为了降低水分蒸发与消耗量,在栽种前需对苗木进行合理修剪,并将存在病虫害的枝条进行摘除。
        其次,在苗木挖掘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控制。在开挖之间需要提前一周左右对苗木进行透水处理,避免挖掘出土之后出现脱水问题,影响质量。对于较大的苗木而言,需采用缩坨断根的方式进行发掘,并在其根部位置适量喷三萘乙酸[1],提高苗木生根效率。
        最后,需对苗木土球进行有效包扎,保障包扎的紧实度,根据苗木品种及运输距离时间等合理选择包扎方式,并对土球用草绳保护,同时保障草绳的湿润度,进一步发挥出其保护作用。
        二、土壤地选择与质量控制
        土壤质量的高低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又一关键,在绿化施工中需要根据苗木生长需求合理选择种植土壤。一方面需要对绿化地的各种垃圾进行清理,同时确保土壤不存在严重污染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准备适合苗木生长的营养土等,提高苗木成活率。
        在土壤质量的控制上需要做到如下2点:首先,需要做好对绿化施工地的废弃物清理工作,例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为了提高土壤渗水性,可适当保留部分砂石;其次,种植前需重视对土壤酸碱度等特性的检测,并做出有效改良措施。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对绿化地的土壤透气性、酸碱度、孔隙度等性质进行全面综合的检验,如果存在影响苗木成活和生长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良,例如施肥、消毒、土层更换等。一般而言,土壤的酸碱度需要控制在6.5,在土壤更换中,需对1米深范围内的表层土壤进行更换,但具体的更换深度需要根据具体苗木种类进行确定,为提高苗木成活率,还需要在更换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2]。
        三、苗木栽种时间及技术
        苗木种类的不同最有利于其生长的栽种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绿化施工中要保障苗木成活率,需要在栽种前分析掌握苗木的生长规律及其生长要求,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栽种时间,达到提高成活率的目的。例如灌木类苗木的种植需要选择春季灌木发芽之前或者秋季降霜之后。
        在实际栽种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树穴的质量控制,根据苗木土球的尺寸合理确定树穴的大小,通常而言,树穴的大小需要超过土球大小约30厘米,深度需要超过土球高度约15厘米。如果施工地的土壤质量不高,可适当扩大树穴大小,为后期肥料等营养物质的添加创造条件;其次,树穴挖好之后,应在坑内添加预先准备好的腐熟肥料,同时添加磷肥促进苗木栽种后的根系生长。如果是栽种有土球的苗木,还需要在树穴底部做夯实处理,苗木放入树穴之后,需要做好回填及夯实处理,但要注意保护土球。苗木栽种当天应进行第一次浇水,并确保浇透,之后的3天再次进行浇透,气候根据施工地的气候情况进行浇水[3];最后,由于苗木初栽种时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因此需要对苗木采取三角支撑等支撑方式进行加固稳定,确保苗木生长效果。
        四、苗木的后期维护
        一般而言,绿化施工时间都在半年以内,但苗木栽种完成后还需要依靠一年到两年的养护与管理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苗木成活率。因此,需加强对苗木后期的养护工作的重视。首先,应做好苗木浇水与控水工作。苗木栽种完成后的一个月内,需要根据栽种地的土壤湿度情况进行多次浇灌,如果栽种地位于高温地区或高温季节,需要适当增加浇灌频率,并保证苗木整体树干的湿润度。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姐姐,应做好排水工作,避免苗木根系腐烂[4];其次,应做好施肥工作,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特征及不同积极制定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案。在开花时期应以钾肥为主,在夏季生长旺盛时期应加大施肥数量;最后,应做好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四月与十月之间,应加强对病虫害感染问题的重视,完善对叶枯病、黑斑病、蚜虫、蜗牛等常见病虫害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措施,提高对病虫害的应对能力,提高苗木成活率。
        结束语:园林绿化施工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它在促进城市多功能化发展方面作用之大不言而喻。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苗木成活率控制技术的分析与应用,不论是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相关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而言,还是从绿化施工的环境保护价值的体现方面而言都至关重要。要实现苗木成活率地提升,需要从栽种前期、栽种阶段及栽种后的养护管理全过程入手,全面保障苗木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刘宇朋.绿化施工中苗木成活率的控制技术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6):93.
[2]羊磊.绿化施工中苗木成活率的控制技术应用[J].环球市场,2017,(8):213.
[3]袁祖萍.绿化施工中苗木的成活率的控制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7,(4):66-66,67.
[4]胡琛.绿化施工中对苗木成活率的控制技术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6,(11):431-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