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木顺
宣威市宣威师范祯祥初级中学 宣威 655400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无法落实创新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度重视,而忽视其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的培育。通过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国家教育部门对数学课堂教学有着极高的关注度,老师要坚持落实带动学生有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发展,这对于初中生的综合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有效发挥自身在数学领域的职能优势,给予学生学习上正确指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促使其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有效学习 方法
前言:数学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学科,学好数学可以广泛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是其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的关键[2]。初中阶段是建立学生逻辑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落实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对带动学生有效性学习能力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天赋得到启发,有利于学生有效的落实学习任务,同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综合教育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老师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高效的教学方式,这对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心理和思想尚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数学老师课堂教学效率会有极大的阻碍。在初中生的逻辑思维里,往往缺乏对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行为把控能力和约束能力弱,现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非常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成长。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升学率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教学任务的重点,老师常常以自我为主导,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他们展现出的情感和行为也是不同的。数学老师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出现矛盾时,老师则是按照自己的观点对其进行说教,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疏远。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从而失去对学习的乐趣,对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有着严重的影响。
二、初中数学课堂带动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比较灵活的学科,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初中生进行事半功倍的学习[1]。数学老师可以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打破在学习中学生对数学的陌生,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初中数学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态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程时,结合生活实际,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建立数学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运用语言教学,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无法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更新,教师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不能落后于社会的进步。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动画以及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有效的培养其观察和想象能力,对提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主要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几幅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寻找其中的数学规律。经过对图片的观察和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视觉、听觉的多方面感受,有效地提高了其思维逻辑的建立。
(三)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控制课堂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欲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产生集体责任感,促进学生之间互相给予鼓励和支持。初中阶段树立积极正面的思维方式在今后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给予一定的表扬后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实现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互助,落实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统计调查》这一课程时,老师运用微课引出本课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讨论调查统计,增强学生自主合作的动力。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树立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3]。在观察和寻找答案中,培养了学生推理、建立逻辑的能力,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基础上,从小组交流中获益,有效的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四)提出问题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堂的氛围都是比较严肃单调的。初中数学老师是带动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在教学之前自身要对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准备。数学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教学,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找到关键线索,加以理解和判断。教师要注重落实教材内容的理解和体现,准确地把握教学方案的制定方向,打破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点的陌生感,让学生在探索问题中,发掘问题真相,促进其解决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课程时,老师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本课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在学习本课过程中找到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通过观察和实践归纳知识点规律。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结论: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是严峻的,数学老师带动学生提高有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方式。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下,落实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推动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初中数学老师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引领者,应注重改变教学态度,丰富教学内容和素材,拓宽自身数学知识视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初中阶段正确指引学生建立有效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佳龙.有效引导,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J].教育观察,2020,9(15):59-60.
[2]严同坤.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46.
[3]马宝全.优化课堂 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