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控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期上   作者:王铮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所转变,在生活中也逐渐由对于物质文明的需求向精神文明转过度.

北京市海淀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王铮10008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所转变,在生活中也逐渐由对于物质文明的需求向精神文明转过度,所以说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展园林工程建设能够改变居民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因为园林工程不仅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还发挥着巨大的环境效益,这也就表示园林工程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为了保证城市的发展进程,需要加强对于新技术的引进,不断提升其对于园林工程的建设能力。
关键词:施工新工艺;园林工程;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就当前社会来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倡导的是低碳环保,而在城市建设中开展园林工程是城市绿化的必要手段,但是想要保证园林工程的健康发展,则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重视,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园林工程建设技术,并且秉承着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提升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水平及其生态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
        1.园林工程施工特征
        1.1工程具有艺术性
        我国园林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等进行了简单的园林建造,发展到明清时期,园林建设工艺更是日益精进,同样人们对于园林也有了进一步追求,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园林的艺术性,一定要在绿化环境的同时起到赏心悦目的作用,所以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将现代园林建设标准与自身感知相互结合,从而建造出独树一帜、美观灵动的园林景观,确保其本身的艺术气息。
        1.2实施对象是活体的特殊性
        园林绿化工程与钢铁水泥建筑有所不同,因为园林建设的实施对象是“活体”,比如说花卉、草木等等,都是具备生命体征的,所以说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要保证所选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出不同的生态作用,像是净化大气、涵养水源等,由此确保园林绿化的实用性。
        1.3工程建设的广泛性
        近年来,园林工程建设在应用环境愈加广泛,大部门的工程建设中都带有园林绿化工程,小到绿化广场、公园建设,大到居民住宅区等等,都开始为园林绿化所影响,在建筑中或多或少都有园林工程的存在,所以说园林绿化已经逐渐与人们的生活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园林工程建设的广泛程度。
        2.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原则
        2.1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植物资源众多,因此我国园林发展地位在世界中名列前茅。园林工程施工可以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不仅提高园林的观赏效果,还有效改善人们住所的环境。为了能够充分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园林工程施工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发挥我国五种丰富的优势。但是为了不造成资源浪费,在园林施工中尽量充分利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通过不同植物的相互搭配,构建优美的城市绿地环境。
        2.2注重结合自然环境
        园林工程施工时,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勘探,对当地的气候、温度、周围地理环境进行检测,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化设计。我国地域非常广阔,跨越不同温度带,所以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时,难免会有环境的差异性,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工程设计时,要优先考虑植物的成活率,优先选择适合施工当地生长的植物。不能单一配备一种植物,还要注意植物不同搭配,提高观赏效果。



        3.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合成土木材料
        ①透水软管。顾名思义,透水软管是透水性比较强的软管,为了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能力,防止雨季植物因水量过多难以成活,可以采用这一材料。其原理是在具有透水性的管壁采用弹簧线组成,表面用毛纤维包裹。毛纤维充分吸收土壤中多余水分,当吸收饱和之后,水分水进入到管道内部,这样土壤会保持一定水分,不会给植物造成伤害,有效解决了排水困难的问题。②三维垫网。三维垫网主要是对植物进行防护,通过细小坚韧的铁丝制成,主要作用就是固定植物,防止植物没有固定手段长歪。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三维垫网更加节省资源,通过合理化设计之后,在垫网内部可以添加土壤。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根部可以透过网眼扎入土壤中,对植物生产干扰比较小,植物成熟之后,根部会与垫网相结合,不仅固定植物,还防止植物根部受到破坏。
        3.2高边坡防护技术
        水是万物的生长之源,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也是如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园林的美观性与价值,设计人员一般都会在园林中建设起高坡和人工湖,在人工湖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可以利用高边坡防护技术进行防护,这也是开展园林工程的必要条件,当然在在开展边坡防护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是要着重注意,尤其是在边坡防护工作开展之前,相关人员要对边坡周围环境做出实地考察,要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当然,现代的边坡防护技术与传统边坡防护有所不同,现代高坡技术一般是选用植物防护和砌体封闭防护两种方式,其中植物防护具备以下优势,首先植被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对植物的利用达成防护土层的作用,能够对人工湖进行有效防护,从而保持园林的可用水源;至于砌体封闭防护技术,是开展人工砌体,更多的应用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手段,保证边坡防护的稳定性,使得边坡防护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3.3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技术与地面绿化有所不同,正如其名,其是指对于除地面资源以外的其他空间资源进行绿化的方式,像是我们最常见的墙体绿化,也就是说立体绿化是以建筑物为基础进行绿化种植的,这对于绿化用地较为紧张的我国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因为立体绿化具有以下优势,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绿化覆盖效果极好,能够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扩大绿化面积,解决绿化不足的现象,但是开展立体绿化比进行地面绿化难度系数高,对于相关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项重大挑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城市的发展。
        3.4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为了减少园林施工中对低下水资源的使用量,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这样不仅减低水资源的浪费,还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可以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雨水收集。雨水收集主要通过观赏水池、室外管网收集以及草坪收集三种手段,三种手段根据施工实际状况随机选择。第二部分雨水处理,雨水处理主要是通过雨水过滤技术,将雨水当中有害物质去除,避免对人体、植物造成伤害。第三部分雨水再利用。雨水在利用主要是通过管道浇灌,对需要水多的植物进行浇灌。
        3.5施工测量技术
        为了确保园林工程施工合理化,需要通过测量技术,将施工场地各种数据进行统计,不仅提高工作水平,还方面在施工期间对参数进行校对。因此,应用测量技术测量出来的数据一定要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使用红外线测量仪、全站仪等方式对施工区域进行反复测量,在测量之前还要对设备进行检查,预防因为设备故障原因,导致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确的状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中,园林工程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园林施工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推动我国园林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烨.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6).
[2]乔凡.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4).
[3]肖彩霞.园林工程中新技术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