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 杨利静
[导读] 近年来,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大,
        杨利静
        武汉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大,就业环境日趋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一条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可行之路。但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存活,对于创业者来说并非易事。本文针对职院校创业学生的创业现状进行了阐述,简要剖析其在创业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
        近些年,高校扩招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数量及学生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并且已远远超过本科院校,这给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大多数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走向同时也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特殊的机遇。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解决自己就业困难的重要通道。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目前状况
1.1  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一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政府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度,出台了各种的配套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解决创业大学生的部分资金困难。另一方面,政府还积极组织创业比赛、创业论坛、创业社团组织等,让学生在校时便能得到创业的能力训练,为走出校门做积极准备。
        1.2  高校帮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断提升
        目前许多高校为全校学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此外还经常请企业的成功人士或专家举办创业方面的专题讲座,以期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创业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并且高校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基地,配备专业的创业导师,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到创业。并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创业比赛,
让学生在比赛中能够锻炼创业的能力。
        
1.3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不断增强
        在目前社会大形势下,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即使就业,大学生或是不满意公司的薪资待遇,或是无法认同且服从公司的某些制度,面对这样的就业现实,一些自我意识较强的大学生便选择自己去创业。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制约因素
        首先,高职院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者多,但勇于实践者少。国家政府单位、企事业单位依然是毕业生们解决自身就业的首选目标,而敢于尝试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占比还不足1%。可以说我国大学生创业目前还处于婴儿期,想要达到理想的状态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其次,高职院校大学生大多来自普通家庭,资金匮乏。尽管国家提供了许多途径的创业资金贷款,但想要申请到这笔钱却不简单。审批程序繁琐,要求多,还会面临随时撤回的风险,这些都会增加大学生创业的困难。


        再次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他们创业选择的项目往往是收入相对稳定而技术要求又低的传统行业。这些项目大多缺乏新意、缺乏理念、没有核心竞争力,大多以失败告终。
        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待加强
目前,虽然各类创业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许多同学对于创业只有模糊的概念,并无创业想法。此外,虽然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发展也加紧了步伐,但由于时间短、基础弱,很多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大多是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等兼职在做,这样的创业师资团队明显缺乏专业素养。另外,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侧重点仍然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一些院校尽管有创业教育,但是教授的内容偏重理论知识,创业讲座、创业大赛虽然开展得轰轰烈烈,但项目能够落实到创业少之又少,再加上创业教育与学生们的专业联系不紧密,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等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往往是老师这头热热闹闹,学生那头迷迷糊糊。
        4.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
        4.1创业学生要加强各种学习,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除了加强本专业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其他相关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如管理学知识、顾客心理学知识、企业法律知识以及营销知识等。积极参加政府、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的创业比赛,通过比赛直观感受创业过程,通过自我实践提高创业能力。并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4.2  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思考
        首先要建立强化一支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者本身缺乏实战经验,几乎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这对创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能起作用。此外,还可以加强校地建设、校企合作,通过借用政府力量、企业成功人士及创业成功校友来为学生开设讲座,建设一支不同专业背景出身,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具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并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建设好校园文化,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创业教育。如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顶岗实习、企业讲师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政府、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的创业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体验创业过程,从而激发自身潜能,使得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4.3  对政策扶持方面的思考
        政府、媒体、高校等多种渠道,要营造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创业氛围,鼓励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还可以向大学生项目提供资金、技术、人员等支持,并联合企业与创业大学生结对帮扶,为缺少创业经验的大学生提供建议和意见,也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此外振政府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政府应联合高校建立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体系,使政策信息及时传递给高校大学生,并且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让大学生理性创业。政府可以定期向高校提供创业政策的宣传讲座,也可以开展创业竞赛、创业项目选拔等活动,并在活动中寻找优秀创业人才、创业计划、创业项目,为其及时提供政策、技术、资金支持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创业的热潮。作为高职院校,也应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