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晓伟
[导读] 水利建设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王晓伟
        新疆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水利建设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再加上国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更是体现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其中,基坑的施工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其中基坑排水工作是相当重要的部分,但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会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加强研究,在实际施工中规范操作。同时,还要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和优化基坑排水施工技术,提升工作质量。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要合理、规范地应用施工技术,做好基坑排水工作,以为后期工作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1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方案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中,其地基土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强透水、弱透水和不透水。种类不同的土质,其具体的排水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前,需仔细了解施工现场土质、地下水位等信息。基坑开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注意留有一定余地,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方案。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就是制定施工方案,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因此需加大对其的重视。
        1.1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占有重要地位,当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明沟降排水法和管井井点排水法,两种方法实际应用中的差异较大,包括特点、性质等都有差别。明沟降排水法的主要应用范围就是降水深度较小的部分,该方法有诸多优势,实际使用中需做好各种水的收集工作,比如坑壁渗水、基坑渗出水等。管井井点排水法在应用中,需在开挖前做好准备工作,在需要的环节设置好管道,用机器排出其中的积水,确保后续挖出土是干燥的。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适应性,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降水效果良好。
        1.2基坑降深施工设计
        一般在开挖基坑的施工透水性强的情况下,挖穿填土层可到达砂层易引发渗水问题,不利于基坑工作的开展,且会影响工程质量、稳定性。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降深方案,综合考虑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条件和成本等因素完善操作方案。该过程中,要注意基坑中心线位置与基坑高度相比要低于0.5m左右,适当降低地下水位来降低基坑基础柱承台台底,高度控制范围为0.5m左右。
        2基坑排水介绍
        (1)基坑的类型。根据国内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及相应的规范分类规定,可将地基简化分为弱透水地基和强透水地基两类,不同地基的排水要求不同。基坑施工前,必须请地质勘探单位负责收集检测一定深度内的土壤样本,并形成地质勘探报告,为基坑施工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明确基坑的地质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编制合适的专项施工方案。(2)基坑排水的类型。在基坑排水过程中,根据排水效果可分为两种类型:①明排水法。②井点降水法。在水利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主要受降水、地下水、上层滞水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还能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后期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基坑施工必须考虑如何排水。明排水法是现今水利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明排水法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地势低洼处设置集水井,并在坑底人工开挖纵横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抽走的水应远离基坑,防止倒流。雨季施工还应注意提前在基坑四周开挖截水沟以防地表水直接流入基坑内。明排水法主要存在排水量小,且排水不彻底的缺点,因此只适用于排水量较小且地质条件简单的情况。井点降水法是指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同时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停抽水始终保持基坑内部干燥。井点降水法主要存在施工复杂、成本较高,同时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缺点。


        3加强水利工程基坑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
        3.1优化基坑支护方案
        专项方案是任何建筑施工最重要的施工依据之一,水利工程也不例外,虽然我国基坑施工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仍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选用。我国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有时候已有的施工技术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工程项目,往往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完善施工方案,同时也需考虑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特殊地质情况,对于施工潜在的安全风险加以控制,以完善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应及时与各参建单位取得联系,经各参建单位协商同意并以书面形式留下会议纪要后方可施工,必要时还可以组织专家论证,按专家论证结果要求施工。
        3.2重视基坑支护监测工作
        由于基坑支护在整个水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确保基坑支护的稳定与安全,才能使整个工程顺利推进,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定期对基坑进行巡视及必要的监测,通过对历次巡视及监测数据的总结和分析,确保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如监测到基坑支护的数据变化较大,应加强跟踪,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防止进一步变形造成重大质量问题。
        3.3明沟排水施工
        水利工程基坑排出的水是地面渗水、围堰给水和雨水等,要结合基坑进水情况与所处环境地形、土质等,采取合适的排水技术来排水。完成基坑开挖、围堰施工后,要保证基坑中的积水可以及时排出。应充分考虑到下游水位较低的地形条件实行自流排水。还存在余水的情况下,需继续人工开挖排水沟排水。基坑排水工作应尽早开展,使基坑存在干燥固结阶段,便于后续施工顺利进行。存在地形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运用地形自流排水法,没有的情况下开挖排水沟导排。排水沟的布置方式则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就是结合基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其位置,从基坑位置由高到低开挖排水沟,使坑中的积水进入集水井,利用水泵将其彻底排出。第二种就是在基坑较大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开挖时,在设置排水井、排水沟时,按照基坑等高线来分层进行,使用水泵统一将其排出。
        3.4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为保证基坑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必须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一是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每一名施工人员的施工完全符合规范和要求,施工人员进场之前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必须做好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整个施工的技术难点和关键点,提高工程质量。二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控制,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规格、型号都能符合本工程设计与规范要求。
        结语
        在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基坑开挖或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水位较高,给基坑开挖或基础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基坑支护及排水就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基坑施工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基底承载力,加强地基的稳定性,还能保证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复杂多变,现有的基坑技术不一定能解决所有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中不断钻研,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基坑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姚宏.浅谈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治淮,2019(3):43-44.
        [2]刘良华,孙冰,付爱华.水利工程建设中基坑排水技术的应用与实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62.
        [3]印丽娟,胡曦.试论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9(13):74-75.
        [4]胡寅.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6.
        [5]陈锡清.浅谈基坑工程降排水方案的优化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20(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