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民
中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要求,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因其所带来的便捷和对建筑和对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贡献,而得到了非常多的应用。智能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环节十分重要,更对智能建筑整体工程质量和效益创造起着很大的影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运用,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
1 前言
在智能建筑当中,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来说,暖通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通风、采暖以及空气的综合调节三个部分,合理运用暖通空调系统可以为住户们营造更适宜居住的优质环境。总体来看,空调系统不仅可以充分保障建筑物内部温度的适宜性,同时也能充分保障室内通风性,确保室内有新鲜空气流通。
2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
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其中智能建筑就是科学发展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满足行业需求,还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国内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节能和环保,智能建筑满足了以上需求。实际上智能建筑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已经被广泛运用,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的智能建筑,为行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智能建筑逐渐被接受,现代技术和智能化的网络设备也促进了行业创新。智能建筑使用的都是环保绿色的施工材料,不仅促进了建筑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为人们创造了绿色的生活环境。暖通空调系统是智能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细分为采暖、通风、空调等三个方面。相关人员不仅要进一步提升施工水平,还要建设暖通空调系统为用户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空调系统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舒适性,还可以满足房间内部的通风需求。采用先进、环保的施工手段,保证房间时刻都有新鲜空气。
3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方法的探讨
3.1实践中控制策略的优化
基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若能注重实践中控制策略的优化,则有利于增强暖通空调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实践中暖通空调系统空间站策略的优化具体表现为:
(1)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的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irectDigitalControl,以下简称DDC)可采用设定控制方式(PortID,以下简称PID)进行控制。因此,在增强空气处理机DDC控制效果的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PID系数。在此期间,PID系数高,空调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反应特性曲线陡,达到设定温度的过渡过程较短;PID系数低,达到设定温度的过渡过程较长。但并不是PID系数越高越好,否则易引起DDC控制系统失稳,表现为室内温度的振荡和水侧的电动调节阀周期性的来回运动,无法在固定开度上运行。因此,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策略选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PID系数。
(2)在PID系数确定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负荷变化方面的响应速度良好性,也需要重视双级控制方式使用,即分别在空调的送风道和室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室内的温度设定由主DDC控制器完成,水阀的驱动由副DDC控制器进行控制。
3.2控制权优先调节
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实际来说,坚持的是统一控制原则,实现对温度和风量等的集中控制。
不过在实际运行中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不同所以对温度的要求差异,因此要做好控制权优先调节。以会议厅威力,要结合实际需求,设定相应的空调通风系统参数,在进行优化时需要调整集中化管理模式。通过控制权优先调节,按照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借助VRV控制面板,实现各类分项控制功能。
3.3DDC控制
暖通空调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新风机组的监控、空调机组的监控、冷热源及其水系统的监控。新风机组中空气-水换热器,在夏季时,通入冷水对新风降湿除湿,在冬季时,通入热水对空气加热,干蒸汽会对新风加湿。而空调机组的调节对象是其所在地区的温、湿度,因此被控区域的温湿度信号可以被接收装置接收。如果被控区域范围较大,应多安置几组温湿度传感器,取各个点的平均值作为反馈数据;而当被控区域与空调机组DDC装置较远时,可单独设立一台智能化采集装置,将其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在将采集信号发送到空调DDC装置。最后冷热源及其水系统主要是将冷却水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水流量以及水泵运行情况,压差状态等数据进行分析,好让人可以及时发现故障。
3.4控制网络的优化
在智能建筑体内,当控制网络的建设满足拓展性及灵活性的情况下,其自身的结构形态应尽量简单、清晰,避免相互缠绕、管理混乱的情况出现,包括RS485总线控制网络及LonTalk总线控制网络。实际上,智能建筑中的控制网络一般比较复杂,分层多、分支多、分级多。换言之,在其控制网络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具有管理复杂、稳定性差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在LonTalk总线控制网络体系中,该网络体系能够适用于任何的网络结构。正因如此,在搭建网络结构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随意性。但是,若在设计网络结构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就可能使设计出的网络结构方案虽然可以有效运行,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风险,也可能造成维护该系统的成本费用增加。
3.5BAS监控中心
对于BAS监控中心来说,主要任务在于对整个建筑的通风、动力以及空调系统实时进行监控,在实际安排下,往往会和安保监控以及消防控制放在一件屋子里进行。但该房屋往往和锅炉房或者冷冻机房相距较远,但实际情况是不应该对这些关键设备采用远程监控的方法。所以相关企业可以在锅炉房或是冷冻机房现场控制室旁建立一个监控分站,由此分站监控冷冻机和锅炉的实时情况,其他冷热源设备也可在此分站中进行监控。
3.6能量管理的优化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节能降损。可以这就需要做好能量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应用。能量管理与控制技术通过系统化功能,能够优化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新风量和变风量的空调储压.进而发挥节能降损的作用。能量管理与控制发挥的优化措施包括:①将温度装置装设在空调系统送风端,实现对送风量以及空气温度的优化调节,之后对送风静压以及新风量进行科学、合理地设定;②对空调水系统进行流量控制,进而提高节能效果,该控制原理主要是根据水温的实际数值,通过能源供应的调节,例如加热、散热等,将温度控制在稳定范围。避免温度异常造成的能源浪费;③感应调节技术的应用,将智能化的感应设备,例如各类传感器,应用到智能建筑内部的暖通空调系统中。根据室内用户的体感温度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更加人性化地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的讨论十分重要。明确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内涵和价值,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科学高效的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方案,为行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杰,张秋宇.暖通空调的系统优化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7):358.
[2]丁金涛,徐海蓉.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8):109-110.
[3]王大勇,丁延平.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中国标准化,2019(2):26-27.
[4]高爱国.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