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怡
保亭县水务有限公司 海南保亭 572300
摘 要:污水处理站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镇环境污染和促进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城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关键问题,对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建设布局、工艺选择以及长效维护管理机制等展开了详细探讨,在完善和提高城镇地区污水处理质量水平的同时,推动城镇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及项目管理;污水处理
1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近年来,为缓解城镇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分散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尽管我国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对于已建设施的绩效评估及长效维护管理机制仍然缺乏。当前,还需在把握上述三个特点的前提下,慎重进行城镇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与项目管理,并不断总结完善,以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城镇污水治理之路。
2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污水收水率不足,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偏大
城镇污水处理站普遍存在排水体制不合理、污水收集不到位、管网质量差、处理规模偏大等问题。污水处理站仍沿用城市污水厂的建设模式,只考虑人口、自来水用水量等因素,忽略城镇居民均为自建房,有的地势起伏较大,污水收集及入户管接入困难,居民要用污水浇菜、不愿接入等问题,从而导致污水收集率不足,造成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偏大,进水量与厂站处理规模不匹配。
2.2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存在缺陷
城镇污水处理站主要是为了处理居民的生活污水而建,但实际上城镇地区的污水还包括部分养殖、餐饮厨余等污水。纵观城镇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工艺,针对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为全面,但对养殖、餐饮厨余等污水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从而导致这部分污水无法妥善处理,出水水质不达标。
2.3城镇污水处理站管理粗放,缺乏专业化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护是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由于经费缺乏,村镇一级一般没有专业化队伍运维,多数都是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相关的污水处理专业知识较为缺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很难通过科学的运维及监测手段对污水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好。
2.4缺乏足够的运维管理经费,设备陈旧
城镇地区一般人口居住较分散,收集管网较长,来水量变化较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管理成本较高。由于城镇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很难长期承担污水处理站的项目管理费用,污水处理设备老化、损坏均得不到及时更新,镇政府和村委会难以承担设备大修及更新费用。
2.5来水量峰谷变化大,出水水质不稳定
城镇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来水量小且日变化系数大。尤其是乡村旅游条件较好的城镇,受季节性旅游影响较大,污水量变化更大,其污水浓度变化也较大。影响城镇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不稳定的因素较多,主要有项目管理方面和技术层面。由于负责城镇污水处理站项目管理人员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节点及设施等技术参数掌握水平不够,加之污水来水量不稳定,极易造成出水水质不稳定,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3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项目管理模式应用
3.1因地制宜进行布局,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布局有就地处理、分片区小集中处理及全部汇合大集中处理三种形式。就地布局是指每户或几户单独设置处理装置,污水就地处理;小集中布局是将一定片区范围内的几户甚至几十户的污水收集起来,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就近处理;大集中建设布局是指将全镇污水统一收集后进行集中处理。具体采用何种布局,需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村镇规模、居住密度和地形地貌等。另外,在处理规模时要科学合理。
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不宜过大,若建设规模过大,不但容易造成资金浪费,而且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因此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多方论证后确定。
3.2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重视设计质量
设计是项目建设的关键,若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根据城镇污水的特点,一般应选择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维护简单、能耗低的工艺。城镇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决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应选择生物膜法等固着类生物处理工艺,而不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等悬浮类工艺。在能耗方面,若采用以鼓风曝气为主的高能耗工艺,电耗将成为一个较大的负担,通常采用生态处理为主的低能耗工艺,如湿地、快滤等自然净化法,在城镇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优势。由于城镇污水量的不均匀性,昼夜变化大,夜间多数时间污水量很少,可设置水量调节系统,确保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3.3制定、执行科学的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站排放标准大多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由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规模、技术及项目管理方面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城镇地区的污水排放不宜完全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最好能制定适合城镇实际情况的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而标准不同,也将直接影响具体技术路线的选择和今后的运营管理。
3.4实行专业化委托项目管理,加强人员培训
为确保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可委托专业的环保公司,对多个污水处理站进行统一管理,采取投、建、管、运一体化等模式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运行能力。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再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专业技术能力。例如乡镇污水厂运营管理委托给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日常运维管理,从实际效果看,比之前各乡镇自行管护的分散管理有了很大提高。
3.5吸收社会资本,探索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
目前,由于乡镇和村级财政收入普遍较低,由居民来承担污水运行费用很难得到保证。一方面,应由市区级政府建立机制,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运行经费考虑由市级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应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运行,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具有污水处理资质的运行公司及企业参与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项目管理中来,不断探索市场化机制。从长远来看,集镇居民需支付一部分项目管理费用,可逐步开征污水处理费、实行污水处理费收支两条线。
3.6广泛宣传教育,提高集镇居民的环境意识
当前,我国城镇环境形势已经成为我国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城镇自身的环境污染,使城镇环境保护形势相当严峻,集镇居民的环境意识不强,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居民污水处理方面的知识。可通过墙报、村级广播等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工作中来,营造城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4结束语
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应当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理布局,重视设计质量,做到一厂一设计。政府应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企业参与到城镇污水处理事业中来,探索多种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城镇污水处理事业与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城镇地区的污水处理水平和质量,为避免城镇污水处理站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断改善污水处理站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也应在污水处理站建设运行的过程中,发挥好监督管理作用,保证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建管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杭世珺.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反思与建议[J].给水排水.2004,30(10):17-21.
[2]谯华,蒋国正,方振东,等.城镇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7,36(4):158-162.
[3]杨晓英,罗兴章,隋国栋,等.基于清流水网的流域水污染控制战略和技术体系[J].自然杂志,2012,34(2):102-107.
[4]刘江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环保科技.2017,23(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