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
安阳市东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也呈上升趋势递增,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关注点从质量与舒适度的保障逐渐转移到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性能,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逐渐引入绿色节能理念,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资金浪费现象,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节能;节能技术
1绿色节能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的作用
1.1有效控制降低施工成本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良好地利用能源一直都是建筑施工关注的重点,而绿色节能技术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节能技术,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型绿色能源,有效地帮助建设单位控制了施工成本投入,切实保障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提高建筑施工工艺水平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不能单看重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要良好运用绿色节能技术,保障每个环节的合理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绿色节能技术的优势,提高建筑施工的建设质量,从而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2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
2.1节能性原则
节能原则是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时需要遵循的核心原则之一,因为建筑工程施工一直以高耗能著称,建筑行业始终致力于通过各种工艺手段,降低施工能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而绿色节能技术恰好顺应了这一发展要求。
2.2创新性原则
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直在给建筑领域注入新鲜活力,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涌现,也使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时,要坚持创新性原则,要将新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2.3实际性原则
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时要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尊重现实,并且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具体分析绿色节能技术是否适用;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恰当的绿色节能技术,切不可呆板僵化。
2.4尊重自然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往往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与影响,而尊重自然原则实际上体现了绿色,是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施工过程中有意识地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同样也是绿色节能技术的核心原则之一。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技术
3.1屋顶门窗节能技术
屋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长期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且受阳光辐射的面积较大,不易调节屋内温度。其实质是改变阳光照射的面积和吸收率,减少外界环境温度对屋内的影响,降低屋内的能源消耗,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比如可以通过改变屋顶形状减少辐射的方式,对屋内的温度进行有效调节。比如圆形、尖形等。为了保证其环保的特性,可以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新型材料,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在保温层与防潮层上添加相应的复合材料,以此来确保屋内舒适性。
门窗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室内空气长期处于流通的良好状态。由于传统应用技术没有充分认识到门窗性能的特点,从而造成资源严重消耗的现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门窗的材料进行有效选择,并针对建筑使用的功能、门窗的方向等因素进行仔细考量,充分发挥门窗使用的效能,比如选择钢门窗代替塑料、断桥铝门窗,提高传热系数;玻璃钢代替单层或双层玻璃等,以此来达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目的。
3.2墙体保温隔热技术
墙体保温隔热技术指的是通过对墙体内侧或外侧加一层保温隔热材料,构建出墙体保温系统,以此来增加建筑内的保温效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对保温层加在内侧或外侧进行预期设计,如果加在内侧,在技术与施工方面会相对容易,同时还能减少成本费用,但是保温效果不明显。如果加在外侧,可以有效减少对资源的使用,还可以避免产生热桥,具有较强的保温效果,从而降低热量,但是对于施工技术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后期可能会导致墙体漏水、开裂等现象,从而出现很多质量问题,给墙体的保温效果带来影响。因此,一定要严把保温材料的质量关,不断对墙体的保温隔热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以此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例如:近些年由于建筑外墙外保温引起火灾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国家发布了新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从而为建筑节能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研制出新型的保温结构——CL建筑体系为无空腔符合保温结构,其50mm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既能有效防止火灾发生,又可以对火灾的蔓延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耐火极限已经远远高于规定要求,在此基础上,整体结构是由保温层与剪力墙的受力钢筋组合成的CL网架板构成的,具有高效的抗压性、适用性,同时还避免了后期施工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有效提高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整体水平。
3.3循环水泵采暖技术
采暖技术的应用是使建筑物内获取适当温度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采用循环水泵采暖技术,并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和用户需求,在指定位置设置专门的水资源回用池系统,雨水逐渐渗透、合并成为地下水,从而将排水沟阻断,然后将水流直接排入污水沉淀池,通过系统运作等有效方法,再排入回用池,对污水的排放以及回用效率进行严格看管,不仅能保证节能环保的有效实施,还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连续供热的目的。循环水泵采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室内采暖效率,以及暖气供给的质量,还能进一步使热能得到高效利用,尽可能的缓解水资源浪费现象。
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家用暖气循环泵一般都安装在回水管上,且其技术性能适合于发热功率在20千瓦以下的暖气系统使用,为了积极稳定的推广循环水泵采暖技术,中国炉具网建议有关炉具生产企业及销售商积极配合,将回用池性能、工艺质量和应用等进行有效提高到一定水平,在节约大量钢材使用的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保障建筑使用者的舒适程度。
3.4清洁能源利用技术
清洁能源是目前我国各个方面应用的主要对象,同时新能源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对其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清洁能源的应用有利于对建筑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清洁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和风能。
第一,太阳能资源是我国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清洁能源之一,具有可再生性能,因此,太阳能资源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太阳能资源的使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能够熟练的对其进行转化运用,增加了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将太阳能通过太阳能板转化为电能,对建筑用电起到一定的供电作用。
第二,风能也是我国新能源中的一项重要的清洁能源,具有节能环保、可循环使用以及绿色健康等特性,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风能的利用,减少对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对施工的绿色节能环保起到一定保障作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关机器运转,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与太阳能资源技术一起实现对建筑施工用电的供给。能一定程度的减少建筑成本上的支出,同时确保建筑工程能始终保持平稳运行状态。
4结束语
总之,为缓解全球资源紧张及环境污染的问题,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不仅是我国建筑行业今后发展的大方向,更为其他行业实现持久发展的重要目标。不断强化节能环保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实现行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彬.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4):32-34.
[2]高伟.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153.
[3]杜磊,李华.论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8):130+132.
[4]倪照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发展综述[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05):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