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
37068319871127****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经济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很是迅速,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而在建筑构造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建筑设计理念的支持,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由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的,在实际的应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设计的应用性和基础性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设计研讨
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越加迅猛,而随着时代变迁,建筑设计理念也在不断的创新中,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用的更加的广泛。该框架结构可以扩大建筑的空间,可以适合不同工艺的要求。但是在框架的设计中却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简介
远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生产实践经验,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也取得了较大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所谓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极限状态设计、破损阶段设计和容许应力设计三种设计方法,其中混凝土框架设计方法的基础方法是极限设计法和容许应力设计法,这两种设计方法的根本原理都是要求构建载面在荷载作用中容许应力要大于和载面应力,因此材料的弹性是容许应力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材料弹性的选择和控制缺少科学依据,也因此无法得到较高的准确性。而破损阶段法则是以建筑的塑性设计为重点,与容许应力设计法和极限设计法相比更注重于建筑的结构安全极限状态设计,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让建筑构件的安全度得以有效地提升。但是极限状态设计法要想获得更加科学以及完善的效果,就需要解决框架结构承载力准确评估问题。
2? 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分析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异变性
新浇灌混凝土必须通过模板支撑或二次支撑,传递给下面预先浇灌好的楼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由混凝土结构及临时性承载系统来承担施工的所有荷载。这种由混凝土变化结构及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承载系统,会随着施工程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步骤,因为作业面不同,各施工程序需要的材料、技术、施工人员的数量都是不同的,因此直接导致了混凝土结构体系承载随着施工工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损性
所谓易损性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规范造成结构开裂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存在很多外在因素,因为受到材料自身性能与质地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也会出现破损问题。这些问题都在警告我们,在利用钢筋混凝土时必须要小心谨慎,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 混凝土碳化
潮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侵入到混凝土内,氢氧化钙物质起化学反应后,会生成碳酸钙和水,这一过程被称为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碳化不仅会引起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微的裂缝,还会导致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3关于正确选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参数措施
3.1关于地震力中的振型组合数据选取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遇到较高的建筑时,在排除藕联扭转情况后,振型数的选择应该是大于或等于3,但是一旦选择的振型参数已经比3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振型参数一定要选取小于建筑层数,并且是3的倍数来作为参数。
当建筑房屋的层高小于或等于2时,振型的参数可以不避开层数,但是一旦遇到不规则建筑,则要充分考虑藕联数据,具体来说就是每一个楼层的振型参数都是特殊的,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振型参数都不一样。
3.2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周期的折减系数
填充墙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必备设计,在填充钢筋混凝土结构墙时往往会遇到需要刚度的计算强度小于实际填充墙刚度的情况,同时实际填充的计算周期也要小于理论周期。所以在这种计算方法下,计算出的抗震作用效应被大大的减弱,最终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只有适当折减结构计算周期,按照科学、详尽的计算适当折减数量,将折减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才能有效控制建筑的安全性能。
4关于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配筋
我国既是国土面积大国同时也是人均土地使用面积匮乏的国家,由于受到建筑物占地使用面积的限制,随着人口急剧的增长以及我国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不断增多,目前很多建筑在进行框架设计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需要在梁端完成挑梁设计。值得注意的是框架外挑梁与中梁的荷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实际建设中表现出来外挑梁与中梁的尺寸有明显区别,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个关鍵问题,施工人员根据错误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便会造成钢筋的错误截断等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和质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5关于多层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5.1关于弱梁强柱的节点设计
近些年来频发的地震灾害已经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为给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抗震建筑物,在进行房屋建造时需要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境内建筑物建造最常见的模式,为了积极提升该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可以采用强柱弱梁的设计方式,在梁端形成塑性铰。这种设计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建筑物压溃现象的发生。在高等级地震过后,建筑物受到地震的影响较小。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大截面的柱体设计方法,同时将梁的线刚度和柱的线刚度比值调成小于1的情况。
5.2关于强剪弱弯剪力墙设计
关于此种设计方法的目的在于让建筑构件的延性得以提高,建筑的延性提高后建筑的脆性就会有所降低,建筑的脆性是对建筑物构成破坏的特性。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建筑物连梁的刚度问题,也就是说在连梁的刚度问题设计上进行合理、科学的折减,避免在水平力的作用下连梁出现脆性破坏,最终满足强剪弱弯的设计要求。
6结语:
总之,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行业也迅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筑结构的体系出现了多样化的改变,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广泛应用的同时,更要注意遵守设计的要点和规范,最终通过不断创新设计理念,才能有效提升建筑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邱冬冬,秦媛媛.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居舍,2017(28):82.
[2]赵军.工程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J].门窗,2015(12):161.
[3]方敏华,刘立新.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中钢筋用量分析[J].建筑结构,2013,43(10):59-63+30.
[4]黄光春.工程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J].广东科技,2011,20(18):101-102.
一、 [2] 李力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27):90~92.
[3] 崔岭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