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推进城市化建设,高层建筑成为了建筑界的首选。高层建筑的继续发展和建筑施工人员的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建筑安全和质量的有力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高层建筑施工现状入手,找出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手段,希望对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近些年全国各地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要想高层建筑的质量过关,不仅需要施工人员保持质量控制的意识,还需要规范每个施工环节。这样高层建筑的质量才会达标,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现状
当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问题很多,主要集中在钢筋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环节。钢筋是一栋高层建筑的骨架,犹如人体的骨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钢筋工程却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比如工程材料不符合规定、钢筋的搭接没有按照规范执行等。另外,存放钢筋也没有按照规范执行,加上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而引发钢筋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在模板工程方面主要表现在模板未按照有关标准来执行,以至于模板的尺寸不精确等问题出现。此外,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也容易引发混凝土问题,所以需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基本的施工技术要点,这是确保建筑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设计要点
所有工程项目的第一步均为设计,所以说设计环节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根据业主要求和当前地域地质特征合理选择基础和结构类型,进行后续的建筑平面布置及建筑物的整体外观效果设计,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和整体外观进行主体结构的设计,最后是深化消防和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各专业工程的设计,对不满足专业工程强制规定和功能布置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局部修改,使整个建筑功能更加完善合理。重点是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各专业工程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结合各专业工程的相关规范,在平面设计和纵向设计中综合考虑整个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和结构安全,在设计阶段重点优化机电、消防、装饰等专业工程对空间的要求,使设计图纸更符合实际施工。
2、施工测量要点
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测量,确定拟建建筑物的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尺寸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也是保证建筑坐标数据与设计和规划坐标一致的基础。当连体建筑物分解为多段建设时,一定要统一标高、坐标控制点,否则极易造成施工坐标高程和设计不匹配的情况,甚至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是整个高层建筑物的关键,对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至关重要,在进行钢筋工程施工之前,要严把进场的钢筋原材料质量,严格落实钢筋原材进场复验制度,待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工程中,如遇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要坚决予以退场。在施工前需要按图纸和规范要求下料,并将其安设在合理的位置,特别是对于细小部位的构造,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这就要求施工人员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这是保障钢筋工程合格的基础。
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工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模板工程相对于钢筋工程而言,其更为复杂,工程量大工程时间也较长,具相关研究表明,模板工程的施工时间占到了整个工程的55%,所以模板工程施工需要更加规范。当前应用较多的仍然是传统木模板,由于其易于加工,可以根据构件的具体几何图形,任意加工成型,且易于购买,一次性投资小且木模板工程的施工人员多,便于生产人员的安排,相对于其他类型模板木模板施工工期短等优点,深受中小型施工单位的喜爱,但在其使用中,缺点也显而易见,即周转利用率低,摊销费用大,废料处置难和对森林资源环境影响大等使其他类型模板也各放异彩。
木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是模板加固和支撑达不到要求,所以在施工中主要是检查其承载力、强度和稳定性。在施工前应根据结构类型和经济效益、工程进度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用哪种模板类型,使工程建设更快更好更安全。
5、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掌握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可以确保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刚度符合规定。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混凝土试配,准确得出所需标号混凝土各项材料的配合比。其次,施工前还需要抽查供应方所用原材料的质量,确定原材料符合要求后再让其供货,混凝土进场后要及时检测入模温度、坍落度和骨料级配符合要求,在浇筑过程中应时刻跟踪,避免漏震、超震,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采用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工艺,保证浇捣质量,并根据施工环境合理选择混凝土是该保温养护还是保湿养护。混凝土养护的养护时间是重中之重,对普通混凝土养护开始时间控制应在终凝前进行,防水混凝土养护开始时间控制在终凝后进行,并严格按规范要求的养护持续时间落实混凝土养护工作。
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培养质量控制意识
行为受意识支配,因此需要不断培养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才可确保质量控制工作有序开展。首先是工程负责人和管理者,让他们认识到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培养的方法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发放学习材料的方式。通过不断加深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有力推动质量控制工作的正常展开。
2、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必备武器,可使质量控制工作有章可依。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较长,涵盖的环节比较多,所以需要在管理制度当中针对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管理制度应当明确到岗,每一个岗位的要求和质量目标都要明确,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的知道自身的责任和工作内容。
3、采用全过程控制
全过程控制是指事前、事中、事后均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不会出现问题。首先,事前控制。施工之前,施工方需要收集工程资料,掌握工程质量目标。根据质量目标来设置监管部门,并制定相关管理标准。其次,事中控制,施工方组建监督管理团队,对施工环节进行现场监督,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序及时制止,勒令返工。最后,事后控制,当前工程结束后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查验和反思,对工程存在缺陷要及时整改,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工作中提前对质量隐患进行详细交底和重点跟踪,避免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4、提升施工队伍素质
高层建筑的完成者是建筑工人,也就是农民工,由于其整体的素质不高特性,所以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也是直接关系到质量控制的效果。对在职的施工人员,施工企业需要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施工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培训,施工单位还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引入的力度,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需要引起建筑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的结构更加牢固,设计、测量、施工等多个工序都要规范开展,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队伍建设,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徐之皓,张泽泽,刘化欣.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58.
[2]黄增春.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57-158.
[3]卢兵.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