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英
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市 312000
摘要:为了使施工企业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模式,必须在建设项目管理阶段充分运用创新思维和先进模式,促进组织结构的全面进步,管理体系与建设工程管理技术。在创新思维问题上,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和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建设项目和建设项目越来越复杂。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充分运用创新思维,可以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进行,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施工企业的进度。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管理体制不健全
完善的管理制度应包括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员配置和岗位权责,以保证项目管理的良好发展[1]。但是,有的施工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管理机构或人员设置不到位,管理责任比较混乱,导致整个项目管理没有头绪,漏洞经常存在,不能发挥相应的管理效果;有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漏洞,不能发挥相应的管理效果;有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还没有完全落实,该制度只是为了应对容易引起的各种问题,降低施工质量,影响工程进度。
2.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不完善
对于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来说,很多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工程管理认识不足,忽视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不积极推进建设工程管理,从而影响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参与到建筑行业中来。在这种背景下,施工企业越来越注重短期效益,盲目追求施工速度和施工成本,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降低。这进一步增加了建设项目管理的难度,有时管理者会考虑二者的关系,在管理上得过且过,进而导致管理不善,施工中出现设备或人员问题。
3.创新人才的匮乏与流失
创新型人才缺乏是当代建设工程监理的关键问题,相关的培养和再教育机制还不完善。塑造人才的途径比较简单,基础人才匮乏,创新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老一辈的管理者思维落后。这是管理者的基本条件。此外,管理系统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重视工程过程。这种评价体系过于单调,单调的评价资格使监督员的思维更加僵化,使创新思维不能充分运用到管理工作中,难以创新和改变管理局面。然而,一些管理者选择跳槽,人才流失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缺乏新鲜血液加入其中[2]。建筑工程监理人才的短缺导致创新型人才的稀缺。落后的制度落后于固有的形式,使问题更加严重。因此,要使创新思维在建设工程监理中得到有效应用,必须进行重大变革。
二、建筑工程中应用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1.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这就迫使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运用创新思维,在管理模式中加入技术创新和信息创新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生产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是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的准确性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企业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积极学习先进的工程管理知识,借鉴相关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创新项目管理,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3.有利于企业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在当前的建设项目管理中,由于施工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管理职责分配不清,整个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企业通过运用创新思维,合理配置人员,优化管理方案,根据管理方案修改制度,充分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优化配置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目标。
三、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方法
1.体制方面的创新
在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管理体制创新是创新思维应用的重要内容。在现行的施工管理体制中,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管理权大多集中在项目经理手中,项目经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直接控制着人员、机械和财务的分配权。同时,项目经理不承担法人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当工程建设出现问题时,很容易推卸责任。因此,要创新管理体制,明确管理工作的权责,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由职业经理人全程监督,从而充分保证项目管理的良好进展。
2.理念方面的创新
完善的管理机制只是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管理理念的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当前工程管理理念的不足,认识创新管理理念的意义,加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创新的投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管理理念的高级管理人才。通过新旧理念人员的交流学习,提高整个管理团队的管理理念,形成稳定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工程管理队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3]。
3.技术方面的创新
管理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各种生产技术的创新,体现在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通过这些技术创新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随着建筑工程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所涵盖的技术内容更加广泛,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因此,技术创新主要是在项目管理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提高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技术资料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4.吸引创新型人才加入
加强教育,塑造创新人才,是新时期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既认识到人才塑造的必要性,又积极论证创新的必要性。企业要重视人才在当代建设工程监理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公平公开、充分吸引的薪酬分配制度,引进和留住综合创新型人才。在招聘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自身内部监督员的再教育和培训,强化监督员的创新认识,塑造监督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着力培养这两个方面的优秀监督员。从参加培训活动的人员中选拔一批创新型人才,建设自主创新监理队伍,成立建设工程监理创新研究小组,加强对工程监理理念、监理措施、监理技术的深入探索[4]。要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再教育活动,优化监理人员的创新思维,提高企业的创新和探究水平,推动建设工程监理创新,确保与建筑业发展相适应。
结束语
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相关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探索建设项目管理活动在观念创新、形式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的可行性,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着力提高工程建设活动的管理效果,才能真正保证建设工程活动的有效开展,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协调提供必要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温国善,吴崇侠.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04):223.
[2]张璐.试论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8):290+292.
[3]周晓林.简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4):277+279.
[4]颜士军.浅谈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4(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