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 段晓东
[导读] 建筑工程有着施工周期长、规模大等诸多层面的特点。
        摘要:建筑工程有着施工周期长、规模大等诸多层面的特点。这期间,若是项目管理活动出现问题,其必然会迫使工期延长,并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的状况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易于施工操作的装配式建筑形式开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以下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应对策略;研究
引言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传统施工工艺为现浇施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该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够提升建筑效率。但是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所需人力、物力较高,而且对施工要求更高等。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进而使装配式建筑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1装配式建筑的含义与特点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发展产物,在建筑领域得到了的大量应用。装配式建筑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因为高效便捷的施工优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应用。装配式建筑主要利用预制部件在工地进行装配,因此,又称装配式建筑,其有着很丰富的类型,也对应着不同的特征与优势,施工时应围绕现实情况进行选择,让施工建筑正常开展。通常而言,装配式建筑有如下特征,首先,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结构或零部件在工厂预制加工,然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关键部件通常包括:阳台、内外墙板、空调板等。正是由于这些优势,装配式建筑开始备受青睐,但是,其施工时还有不少质量问题,所以,急需重视对待。装配式建筑需要通过专业设备将不同的预制构件吊装、连接或现浇,从而形成建筑,使其具有全面的使用功能。装配式建筑离不开提前加工、运输与施工现场组装等诸多环节,所以,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要求都很高。现阶段,国施工技术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也缺乏完善的施工与评判体系,所以,无法确保施工质量,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2.1项目缺少统筹,缺乏效率
        在项目勘察和建设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存在一定问题。工程项目具有很多机构,而且分工太细。从管理内容的角度来看,存在许多相似和相似的领域。还没有完全履行相应的职责,因此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必要改变过去多级管理的现状,优化传统的质量管理控制,实现体系的全面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模式的创新,从内部跨度上跨越。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区域很大,因此管理方法不同,改变了以前较高的管理成本状态,实现了人、财、物的统一,提高了组织的管理水平。
        2.2缺少装配式建筑行业相关政策的支持
        现在,和装配式建筑有关的行业文件非常少,目前仅有的文件是《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但是该文件的制约力度较小,落实难度太大,致使现在的装配式建筑行业没法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甚至有些施工细节找不到与之匹配的国家要求的标准文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局调控。另外,现有的文件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内容也没有很好地结合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即便是在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了,我们在建筑实践中,也不能生搬硬套他们的建设经验,因为我国的国情、经济体制、建筑行业发展现状都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异。
        2.3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缺乏活力
        从装配式建筑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装配式建筑管理职能与企业管理职能混杂,目前的管理流程尚不明确,高投入低产出严重。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存在制度管理不合理的问题,政府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行政职能上优化管理机制。装配式建筑管理需要政府与企业的融合,促进质量管理和控制创新,解决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种不合理的问题,需要按计划实现各个重点领域之间的协调。要求将各种管理步骤推广到新的领域。
3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研究
        3.1做好管理人才培养
        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质量,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重的管理人才队伍,将优秀管理人才吸收到队伍之中,还要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知识、能力水平。在培训形式上要力争做到多元化,要让管理人员产生紧迫感和强烈的自我提升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培训工作才能取得较好成效。比如说与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到这些机构中学习最新的管理理论和行业前沿技术,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促进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训练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下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灵活使用高新技术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工程管理效力。
        3.2完善管理制度,在政策方面予以保障
        任何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管理,没有有效的管理,再多的优惠政策也是徒劳的,甚至还会成为某些不法企业钻空子的“捷径”。因此,完善监管制度是重要且必要的。一是,项目设计完成后,要公开、公正地招标;二是,健全监管审批制度,明确承包责任,让监管模式更加清晰、透明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三是,项目监管验收工作要做好,在生产建筑构件时,监管工作相对简单,一定要重视质量,一定要严格管理。
        3.3构建信息化监管系统
        信息时代下,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不再需要管理人员一直待在施工现场,监督各个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分身乏术的现状得以扭转。通过使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化监管系统,能够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化的监控,任何问题都将无所遁形,将会清晰呈现出来。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精准把握装配式建筑施工潜在问题,制定的应对之策也会更加有效,对于质量安全事故的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信息化监管系统的构建还能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进程,借助大数据技术来采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为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都能得到有力保障,资源利用率也会显著提高。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工程机构的建设应当合理,以便更好地发挥机构的管理作用。通过系统管理的优化,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对于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需要以具体项目为对象,建立完善的制度。不同的项目要求不同的机构发挥作用,明确各自的职责,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必要依法采取管理措施,规范管理,形成综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毅.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132-134.
[2]幸幸.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要点[J].城市建筑,2019,16(29):185-186.
[3]朱淳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0):94-95.
[4]李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方式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8(05):278.
[5]张哲,王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6(09):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