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何新华
[导读]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工程作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程,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工程作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程,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诚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工作,为此制定并颁布了大量的政策和便民措施,将水利工程纳入我国重点开发的工程项目中。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水工建筑都使用混凝土建筑结构,大坝、水闸、码头等设施的建设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此,以下对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工程,大多数水利工程都采用混凝土结构,无论是承受荷载还是防渗,都由混凝土结构直接承担。基于此,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对此,一方面要从结构设计工作入手,保证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之后的结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则要在结构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针对不同施工环节,明确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避免质量病害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准也取得了稳定的提高,在其原有的优势下,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钟爱,并且获得了普遍的采用。砼属于防腐蚀性较强的用料,它不会受水与其他介质等影响,而且制造简洁,居多环境下不容易被其他因素腐蚀,性价比高,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水利项目建设时,倘若施工用料被大体积腐蚀,会很大程度的超出预算,从而成本增加。不仅如此,砼施工工艺还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在施工完成后不易产生质量的问题,可以保障建筑的使用寿命,由于砼的性能,在水利项目采用时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降低了日常的修复概率,与此同时中国能源体系的建设可以稳定发展,从而社会也可以健康、显著发展。
2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设计存在问题
        现阶段,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而施工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会对施工整体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工程施工前,施工设计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它会对施工程序与技术的应用,进行明确规定;因此,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应注重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但在实际的水利水电施工设计中,仍存在施工程序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存在一些冲突;进而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受到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施工成本增加,进而影响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2.2施工过程存在不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并影响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发挥,进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其中材料的选择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从而对混凝土的稳定性,以及水利水工程的质量造成损害。
        2.2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中,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属于十分常见的施工问题,原材料质量会对整体结构的建设稳定性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原材料中的含泥量较高,可能会使得混凝土中的原材料纯度降低,在施工以后容易发生裂缝的问题,对使用的安全性与性能会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在配料比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容易导致结构强度出现问题,甚至还会有裂缝或者是断裂的问题。与此同时,混凝土当中的水灰比没有合理的设计,会导致施工期间有离析现象或是强度不足的问题,对各方面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
        2.3施工检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检验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序;但现阶段,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检验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导致工程检验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使工程完工后可能会有质量问题的存在,进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具备严格的检验环节,这对保证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改进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3.1原材料质量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范围内,施工单位需要对原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从而为后续的高品质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针对水工作业的实际需求对材料类型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准备细砂、水泥、砂砾等材料。之后,针对具体的采购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在采购之前,采购人员需要对工程的项目要求进行明确,掌握工程施工在材料方面所提出的标准,对不同类型材料的规格、质量标准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全方面调研材料市场,需要对材料厂商的信誉度以及材料品质情况等多个方面开展调研。同时,在大规模采购之前,采购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比如针对砂砾的粒径进行抽样检测,做好纯度、硬度等指标的检测,以保证所采购的材料符合具体的施工要求。
        3.2从混凝土结构变形的控制保障施工质量
        在实践中,水工建筑极易出现结构或者构造变形的问题,发生裂缝现象,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首先,还是必须科学设计结构,不仅要满足结构的整体性要求,还必须控制变形问题,实时观察裂缝的产生情况,准确估算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大小,合理设计断面,精准计算水工建筑日常使用中的超载问题所导致的受力与维修成本。其次,严把原材料与半成品质量关,确保结构设计优势落到实处,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减损。最后,在具体施工时,还必须严格核定材料的配合比,砂石的配比应符合标准,其石粉比例、含泥土量都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调整现场骨料,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结构变形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尽可能地避免变形问题的产生。
        3.3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作业期间,为保证施工更加规范,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材料配合比的进一步规范。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配合比的影响因素进行明确,根据混合材料的具体类型,就影响因子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细砂内部的含水量情况,以及碎石的粉化情况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确定之后,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水工建筑所处环境下所提出的强度、承载力等指标要求,对配合比进行明确。并合理调整不同类型材料的比例,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综合配合比更加科学,也能全面提高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经过反复测试和调整,确定最终的配合比,以避免在后续的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因为配合比不科学而出现裂缝或者坍塌等不良风险,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
        3.4混凝土养护控制
        水利项目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为了延长使命寿命,需对其实施养护工艺,在混凝土不断凝固的同时以及其强度不断剧增的进程里,务必以混凝土的水硬性为根据,通过此方法就可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其长久性。如若施工完成后,不加养护,从而产生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惨重,导致裂缝产生,颜色不统一等现象的发生。为了提防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燥现象,定时在其表面浇水,也可在其表面用设备进行遮挡,同时现在养护膜与氧化剂广泛的使用也具备明显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建筑行业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基础性行业,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水工建筑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类型,其建设质量代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水工建筑施工的关键内容,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耐久性与防渗水性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曾志坚.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9(06):8.
[2]谢永高.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其应用的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41-142.
[3]王坤.施工中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分析及防治探究[J].智能城市,2019,5(06):159-160.
[4]张敏娟.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研究[J].低碳世界,2018(07):49-50.
[5]徐卓,张佳.试论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0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