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阳双龙
[导读] 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控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了现有建筑施工项目的关键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效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在新经济环境下,人们已逐渐提高对房屋质量的关注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重要的价值目标。实践证明,通过创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强化现场施工管理能够起到提高房屋建筑质量,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重要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价值
1.1 增强建筑企业综合竞争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局面日渐激烈,竞争重点始终为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管理效果。因此为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竞争水平,企业管理部门需要把当前管理重点放在加强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管控力度以及现场资源分配、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培养等方面,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期间的各类资源利用率,使施工期间的各类危险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1.2 保障工程顺利开展
        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各施工环节技术操作进行严格监管,组织好现场施工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工作,能切实提升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控力度。将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到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能尽早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对施工期间的成本以及进度进行全面管控。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剖析
2.1 混凝土浇筑技术及控制要点
        在浇筑施工环节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检查砂石、水泥等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用量是否严格执行配比,磅秤标准是否合规,使用时是否按照沙子、水泥、石灰的顺序依次倒入容器中并搅拌,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如发现各组分不满足要求则要及时调整材料用量及比例。(2)注意分段、分层开展浇筑工作,且保证混凝土泵持续工作,避免因混凝土泵停歇发生离析问题。(3)根据混凝土材料特点、工艺以及温差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浇筑养护措施,如浇筑时降低温差等措施。浇筑初期由于混凝土中的水泥不断升温并散发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由于温度上升出现膨胀现象,表面产生水蒸气。在浇筑后混凝土温度逐渐降低至与周围空气平衡,内部出现收缩,表面出现由水蒸气凝结造成的沁水现象。由于前后工序造成的温差,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易造成裂缝现象的拉力。
2.2 结构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高质量的房屋建筑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整体与局部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度、稳定性等,因此能够有效抵御风、雪等外部因素带来的房屋损伤,使房屋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进而使人类居住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房屋结构施工技术是在房屋的原有结构设计中进行加固维稳,目前以钢结构较为常见。在浇筑建筑跨度大、超高、超重房屋时,结合钢筋混凝土采用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变形能力强的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等构件优势十分明显。钢结构虽存在技术简单、方法便捷的特点,但钢结构本身存在导热性强、耐热不耐火的特点,且各部件通常采用焊缝、螺栓等技术连接,而这些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管理中一是要注重焊接设备的安全性检查、焊接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最大限度保障焊接人员人身安全;二是要注重房屋建筑配套防火措施与设备的完整性。
2.3 梁柱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梁、柱、板是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中梁通过支座支撑承受横向力与剪力为主的外力;板包括基础筏板、底板、地板、楼板、拦板和隔墙板等;柱是建筑物中的主结构件,以垂直为主,承托上方物件重量。

具体施工流程:(1)对梁、柱、板的模板质量以及模板的完成度进行检查与审核,将质量差、未完成的模板剔除;(2)装配时严格按照模板设计装配,装配后对模板是否稳定、密闭与安全进行逐个检查并清扫表面,为浇筑做好准备;(3)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组织方案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后对梁、柱、板等构件的安装高度与位置仔细核对,在混凝土满足凝固与稳定条件后,才能严格按照拆模方案执行拆模,并严格保障拆模后梁、柱、板等构件外观件的完整性与美观性。总之,梁、柱、板施工技术要点在于严格依照构件模板进行设计,并实现设计技术要求。
2.4 泵送技术及控制要点
        泵送技术主要利用水压使得混凝土越来越密实,从而不断移动位置,实现浆体的输送过程。在用地紧张、高层建筑兴起背景下,泵送技术以其有效解决高层施工材料输送难问题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泵送技术存在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操作风险与难度也较高等特点,因此在使用前要检查设备,使用时实时观察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以此保障工作效率。同时也可配合化学试剂如泵送剂等,提高材料运输效率,满足材料运输需求。
2.5 滑升模板施工技术
        滑升模板施工技术主要利用滑升模板系统实现,其核心部分包括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以及液压装置系统。其施工流程为:施工前在建筑物底部,并沿结构周围设置滑升模板,然后分层浇筑,并利用液压装置系统与混凝土内预置支撑实现滑升。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中模板与支撑材料的用量,以及拆装模板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能够确保连续作业且保证施工安全与施工人员安全,因此也起到节约资金、扩大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3 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部门需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制订出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计划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同时对施工计划内容进行实际分析,不断调整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协调的内容,确保施工进度管理计划能在提升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施工成本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细致分析,认清项目施工基本情况以及资源配置情况,引导各施工流程有序开展。应用更加先进的施工进度控制系统,将施工流程前后关系,所用资源等数据输入控制系统内,及时发现施工期间存在的进度不合理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调整。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标准,制定有效的进度管理机制,细化工程各参与部门职责,对在施工进度控制过程中表现良好的部门以及个人给予一定奖励,营造积极的现场施工管理氛围。
3.2 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工程各个施工环节均能符合安全管理要求,让工程事故发生概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施工管理部门严格做好工程安全识别、评估等工作,针对各施工环节要点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采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勘察施工等各环节给予严格管控,从根源处控制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提升基层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在施工人员群体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利用鲜明的工程事故案例,使施工人员能清楚地认识到规范性操作以及佩戴安全设施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加大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力度,能切实提升工程实施期间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需工程管理部门结合建设环节要点,严格规范施工人员操作行为。通过制定出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对各施工流程进行根本控制,及时发现存在与解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各类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能在规定工期内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畅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20(05):120+122.
[2]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117-118.
[3]黄胜方.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刍议[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20,32(03):60-62+66.
[4]马福寿.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应对解析[J].建材与装饰,2020(18):23+25.
[5]廖元安.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8):157+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