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BIM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杨健
[导读] 本文对BIM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对BIM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探究了BIM
        摘要:本文对BIM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对BIM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探究了BIM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地基;基础工程
        BIM是一种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有着明显的先进性、协调性、可视化和模拟化特点。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当中应用BIM,能够依据工程的真实数据信息建立精细化三维模型,能够对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方案进行优化,施工的进度进行模拟,对施工的技术进行交底,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等,使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得到更专业、全过程的管理,促进施工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BIM技术的概念和BIM技术的特点
        (一)BIM的概念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设计与施工技术,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信息数据,BIM通过对收集信息数据,并对信息数据进行模式,从而建立三维模型。BIM技术最早产生于美国,伴随着科技的发展,BIM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始广泛地应用到各国建筑行业的施工建设当中,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不断提高。BIM技术在完成准确模型的建立以后,能够把工程的整体效果以及施工的各个环节以立体化的方式展现在工作人员的眼前,从而使工作人员的工作从平面化变为立体化,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1]。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BIM技术通过精确的数据,能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给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以及施工后期的保养维护。从而运用BIM技术能够使整个工程的工作更加流畅、效率更高,能够使工程的进度得到有效的保障。BIM技术能够使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成本投入或支出更直观透明,减少工程资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能够更优化和规范施工过程,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二)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先进性、协调性、可视化和模拟化。BIM技术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在运用BIM技术之前,相关工作主要是通过人力来完成工作的,这样的方式不仅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还使计算的过程出现一定的错误率,这对工程的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此过程当中,虽然已经在使用计算机,但是依然打破不了以人力为主的模式。BIM技术出现以后,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建立的三维模式能够提高整体工程设计的精准性,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还使工程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缩短,使工程的步伐得到加快,从而使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得到保障。BIM技术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构建三维立体数据模型过程中,需要的技术数据非常全面,还需要其他专业能够给予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使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保证。这就需要各方面专业技术的协调,才能构建准确的模型。BIM技术的可视化是其最为明显的特点,在传统的工程建设当中,对工程的展示都是通过平面图形来进行的,特别是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平面图纸。平面图形的展现方式比较缺乏直观性,工作人员很难对其有立体的把握。特别是工程各部分的联系更是很抽象,对其整体的把握很难进行。BIM技术的运用能够对平面图形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BIM技术能够以立体化的方式把整个工程展现出来,使整个工程有着比较强烈的直观感,尤其是工程各部分的联系,能够变得十分具体和形象,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整体工程。BIM技术的模拟性,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在运用BIM技术的过程中,能够使平面设计变得立体化,不但使直观性得到增强,还能够全程模拟整个工程的施工,在对整个工程进行模拟的过程中,能够对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正,从而使工程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同时BIM技术的模拟性能够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流程进行有效的优化,能够对具体环节给予科学的指导,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2]。


        二、BIM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一)利用BIM技术构建精细的模型
        根据工程具体的施工情况,利用BIM技术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对工程的项目建立基坑支护模型、桩基模型、承台模型以及筏板模型,模型中包含着上万个构件,并且包含着构件正确的形状、尺寸以及位置信息,同时也包含着比较完整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主要有砼强度等级、施工时间段等,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建立的精细模型为BIM的落地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BIM技术优化图纸设计
        在根据二维图纸对工程进行数据化翻模时,能够发现图纸存着的问题,如,图纸没有反映出承台与集水坑发生碰撞会使钢筋施工变得很困难等。在图纸会审的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逻辑性强的特点,能够更容易发现图纸存在的问题,对图纸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更彻底的查找,还能能对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直观的表达,能够把图纸设计存着的问题进行汇总,从而成为BIM图纸会审的最终成果,对设计提出的修改意见能够使设计图纸得到极大的优化,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返工、施工繁复的现象。
        (三)BIM技术能够辅助选出最优的编制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对工程的成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的工期等有着重要的联系。对于施工来说施工方案关系到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在工程当中,高低筏板基础加腋处、电梯井及集水坑与筏板基础连接处的结构构造为倒棱台形, 运用BIM技术来构建三维模型,能够对该处的施工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施工问题,利用BIM技术能够对该处的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对该位置的底板进行调整,把其调整为倒棱柱形,这样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基础上,使得该处的施工工艺得到有效的简化,便于施工,并且使施工材料得到有极大的节省,使施工的进度得到了有效的加快[3]。
        (四)对材料进行精准管控
        在对砖胎模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BIM技术能够建立精准的砖胎模模型,并且能够为施工过程中各区域计提砖胎模的数量,能够为加工以及采购材料、堆放各区域材料等提供准确的依据。在进行砖胎模施工时,能够对各区域砖胎模的使用量进行实时的统计,并且和实际采购量、模型计算量进行对比,从而进行误差的分析,进而能够对砖胎模材料采购量和使用量实现比较精准的管控。
        (五)模拟施工现场
        利用BIM技术能够对施工的工艺和施工的过程进行模拟,使施工的方案能够实现可视化,使施工技术方案变得更方便理解、更直观,能够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有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
        (六)利用4D模拟施工进度
        运用BIM技术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4D模拟,能够对施工整体过程进行提前把控,并且能够优化现场施工进度,使人工和机械得到合理的安排,使现场的协调性增强。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4D模拟基坑支护和基础的施工过程,能够把流水段的划分以及工序搭接情况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使现场施工进度得到提高[4]。
        结束语:
        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运用BIM能够构建精细的模型,能够优化图纸设计,能够辅助选出最优的编制方案,能够对材料进行精准管控,模拟施工现场,利用4D模拟施工进度,从而极大地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使建造的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使工程的工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使信息应用效率得到提高,促进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凯悦, 唐科伟, 冯龙. BIM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全过程管理与应用[J]. 门窗, 2018(12):182-182.
[2]吴俊峰, 杨筱, 阮弘. 基于BIM技术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教学改革实践[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 191(10):495-495.
[3]张海永.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30):2756-2756.
[4]熊维. 新时期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 440(11):5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