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伍博辉
[导读] 在当前阶段的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摘要:在当前阶段的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经过大数据的调查和对比,发现在市政路桥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着路面缝隙较大或者因混凝土路面拉力不足而引发的路面开裂等问题。这就严重影响到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并且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基于此,本文章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应用
引言
        路桥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基础建设中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关系着我国交通体系的完善。而自市场逐渐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建设项目具有施工工期短、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的特点,而在其中占据相当大比重的混凝土施工也关系着整个路桥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不断改进技术难点,实现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1市政路桥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
        市政路桥作业中,混凝土施工十分关键,将各种施工材料以凝胶材料变成整体。混凝土主要是水泥搭配砂石与水,按照科学比例搅拌,变成有粘度混合体。路桥工程在使用混凝土技术的时候,工作人员应全面考虑混凝土制备、配比、搅拌、养护与浇筑等每一个细节。根据实际情况,高效利用混凝土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作业成本,保障路桥耐久度与强度。
2现阶段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问题
        2.1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实际的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混凝土裂缝,就会在雨雪等天气情况下,导致裂缝中进入大量的水分,还有一些杂土等,也会进入到混凝土裂缝中,进而逐渐进入到的桥梁深部结构,对结构内部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这些情况的出现,就会使桥梁工程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而其工程的使用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在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中,温度和预应力等属于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会存在非常大的温度变化,进而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较大,这就会使混凝土的张拉力相对变大,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在市政路桥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不足的预应力,就会导致工程出现裂缝等情况,还会使桥梁的承载力有所下降,降低桥梁的抗压能力。一旦市政路桥工程发生了裂缝,就会使其工程在后期面临较大的养护成本,还会缩短桥梁工程的实际使用年限。
        2.2材料结构问题
        混凝土施工原料具有多样性,水泥、粗骨料与细骨料、水、掺合料等都是主要的原材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如果混凝土内部原材料的配比设计不当,对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控制不到位,就无法达到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度控制相对简单,但混凝土结构的拉伸强度与黏着力控制相对复杂,很多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拉伸强度与黏着力相对较小。混凝土如果受到强外力作用,将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材料发生破裂情况。比如,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预应力筋的布置不合理,施工活动造成了预应力筋的偏移,给道路桥梁的其他结构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3.1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
        一是施工前做好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工作。在施工前,设计应就图纸向其他各责任主体单位代表进行交底与答疑。各工程参与责任主体单位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提前找出图纸中的各类问题,如各专业图纸不一致,部分材料当地没有必须更换等问题。如果设计方案与设计图纸存在某些问题,应就此问题提出具体性解决方案。二是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得内容审查。应在对施工各个环节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力求做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

在施工前,应依据距离项目地址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市场口碑、价格等等确定好产品合格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合格。四是提前做好混凝凝土标养室。通过标养室内标准养护环境,利于混凝土标养试块的养护。
        3.2混凝土拌合工艺
        在道路工程施工开展期间,通过工作人员对施工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选定混凝土原料类型与数量,并在经过实验室取样配比后,则应当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确保混凝土材料符合工程实际需求。混凝土拌合施工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核心阶段,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但由于影响混凝土拌合工艺的因素众多,所以在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方案进行操作,不能仅凭借经验施工,对于混凝土拌合设计期间所存在的少配或漏配情况,应当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主进行调整,而进行拌合期间,为了确保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应当对天气进行观察和了解,估算水灰比和骨料中含水比例,加速对工艺模型展开变动。由于现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施工难度逐渐增加,因此在施工期间如果需要变更混凝土原材料,则必须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研究和调配。
        3.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科学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由于混凝土浇筑需遵循分层浇筑的原则,为了保障不同浇筑层之间良好的融合效果,施工人员需在上下层凝固之前加以检查,避免横向分层情况的出现。(2)当混凝土配置好以后,严禁将其他材料加入其中,否则,添加的其他材料会影响整个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进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3)混凝土浇筑是始终坚持连续浇筑,浇筑的中断不利于道路桥梁的质量控制。
        3.4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类工作完成后,针对可能遇到的不可抗因素,比如骤然降温、暴雨等自然因素,要提前做好预防计划,及时的作出应对,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来:第一,让保温材料在混凝土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将其覆盖在混凝土的外层,特别要注意对混凝土新浇筑部分或者混凝土边角处的保温工作,对这些方面进行保温时,使用的保温材料应当是其他部位的两倍。保护层的厚度通常情况下是30厘米以上,对于边角等比较特殊的部位,需要加强对其的保温力度,减少裂缝现象的产生。第二,使用蒸汽技术进行养护。对混凝土养护的工作开展前,可以提前建造出一些管道或者锅炉房,需要保证管道建造位置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同时也要注意对管道的保暖工。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道路工程旁边建造暖棚,暖棚的建设也要符合标准化的建设,混凝土的养护面应当与所建设的暖棚相距50厘米。
结束语
        本文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与意见。在各个施工流程中不断完善,根据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气候等实际情况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且选择更优质的混凝土材料。在施工的具体操作中要控制浇筑方法,选择合适的浇筑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实现路桥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促进路桥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家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9(12):81-84.
[2]邓余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9(24):112.
[3]李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应用建议[J].智能城市,2019,5(22):132-133.
[4]邢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9(21):112.
[5]尹东鸣.探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1):253-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