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刘晓凯
[导读] 摘要:保障房建筑工程与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质量依然排在施工管理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兼顾经济性,提高保障房建筑工程的整体效能。
        身份证号:32091119920920XXXX  224000
        摘要:保障房建筑工程与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质量依然排在施工管理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兼顾经济性,提高保障房建筑工程的整体效能。保障房工程施工质量与众多因素相关,明确保障房工程质量病害,分析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科学控制,全面提升保障房建筑工程质量。本篇文章从保障房建筑工程视角出发,分析引起施工质量问题因素,针对改进保障房施工质量提出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近年来,国家本着惠民利民的执政原则,加强保障房建设力度,旨在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并且对房地产市场起到调节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房是用来居住的,保证施工质量合格,人民群众才会住的安心和放心,充分发挥保障房工程社会效益,也能为施工单位创造口碑,提高房地产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带来良好经济效益。从近年来保障房建工程情况来看,质量问题不容忽视,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只有本着解决问题态度,深入研究和剖析影响施工质量因素,有针对性予以解决,从而确保保障房施工质量符合居住标准,发挥惠民工程效应。
        一、引起保障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因素
        保障房工程是为了优化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环境而存在的,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保障房工程数量在增长,但是质量却未充分引起建筑单位重视,没有在施工中有效的控制影响质量因素,导致保障房在使用后暴露出众多的质量问题,造成人民群众的不满,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从目前情况分析,影响保障房施工质量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施工技术与工艺、施工管理、施工材料素质、质量验收等。
        1、施工技术问题
        保障房工程建筑一味追求进度,出于成本考虑,未能运用新技术与工艺,采取原来的施工手段,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要求,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施工前忽视技术培训,工人在施工中不按照设计图纸操作,技术不熟练,违规作业,导致施工细节上存在较多问题,没有引起工程验收人员注意,后期使用中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2、施工管理不到位
        保障房施工管理意识淡漠,管理人员主抓的是进度,质量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管理水平不足,另外一方面是责任心缺失,认为只要完工就行,质量不会有太大问题,抱着这种心态进行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可想而知。施工管理制度照搬照抄,不符合工程管理实际需求,难以执行下去,管理制度形式化,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保障房施工质量缺乏监督,责任主体不明确,查出质量问题相互推诿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无法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导致全体施工人员存在质量意识差问题,归根究底还是管理过于松懈造成的。
        3、使用劣质物料
        保障房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缩减成本,使用劣质物料,还有就是部分人员为谋取个人利益,克扣物料采购成本,剩下的资金只够选择质量不好的物料。物料是保障房施工基本要素,对于质量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一旦将不符合要求的物料运用到施工中去,造成质量病害是不可避免,后期弥补难度大,而且效果差。
        4、不重视质量验收
        保障房工程施工中质量验收不严格,未能执行技术标准、合同文件等,致使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得不到有效监督,施工质量水平低,后期使用风险大。保障房施工质量验收寄托在竣工查验上,每个环节施工验收不完善,上道工序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下一个步骤施工,工程质量问题积压,得不到有效处理。


        二、保障房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1、保证整个施工队伍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保障房施工技术影响工程质量,设计施工方案兼顾质量与经济性,选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同时加强这部分审核,确保技术与工艺操作性,最终获取好的施工效果。保障房施工进行技术交底,依据每个环节施工内容以及特点,制定技术培训计划,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每个参与施工人员明确自身所要掌握技术,同时在培训中做好实践操作训练,最后组织技术考核,通过考核人员才能加入保障房施工中去。另外,除了让施工人员学习新工艺和新技术,还应提高思想觉悟和职业素养,认识到保障施工质量重要性,施工中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按照工程师、技术人员要求施工,消除违规作业现象,最大程度控制施工质量弊病。
        2、完善施工管理
        保障房工程质量依赖于施工管理,想要让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对于管理人员提出更全面和更高要求。工程管理层强化质量管理意识,认真研究工程合同,根据工程量、施工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等,明定施工管理目标,依据每个分项目特点,逐层细化管理任务,最终要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一般情况下,保障房施工质量管理是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然后进一步分解,到每个分项目负责人,安排人手进行动态化管理,这种模式才能提高质量管理成果。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贴合工程管理需要,确保能够执行下去,并且起到良好的约束力以及管理效果。管理制度规范全体人员施工行为,责任清晰,哪个环节存在质量病害都能动态追踪责任,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全体人员积极融入质量管理,人人参与,人人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提升。保障房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健全,监理监督质量以外,工程建设单位成立专门监督队伍,只对项目经理负责,并且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保证施工质量问题都能被披露,以便早发现早解决,避免质量病害的扩大。
        3、加强物料监管
        保障房工程建设加强物料监管,依据设计图纸以及工程量等罗列采购清单,并且熟悉工程施工对每种物料的质量要求,确保采购的物料都符合施工标准。实行定额采购,强化物料采购监督,采购人员上报价格以后,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查,不仅要确保物料价格合理,同时要调查厂商市场口碑,最后选择的物料物美价廉,厂商也要值得信赖,物料质量有保障,防止采购人员为了吃回扣,选择信誉差的供应商。施工现场二次检查物料质量,发现劣质材料要退回,追究采购人员与质量检测人员责任,促使其不敢在物料置办中投机取巧。为了避免物料在运输和保存中损坏,做好运输管理,根据物料性质选择不同运输方式,分门别类存放,轻拿轻放,专人保管,领取由负责人签字,避免浪费。
        4、做好质量验收
        保障房施工质量验收渗透到各道工序与各个环节,监督、技术员、工程师等巡视施工现场,做好施工技术指导,同时监督质量。组成一个质量验收专业队伍,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验收,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以及验收标准,在质量验收报告上签字,确保追究责任,对验收人员起到约束和监督力。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然后再次验收,直到质量满足要求。另外,竣工验收全面细致,涉及各个施工项目,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颁布保障房建设技术标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监管部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保障房建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更多人享受国家惠民政策,又能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综合分析影响保障房施工质量因素,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加强物料监管、做好质量验收等措施,保证保障房工程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朱永苗 , 徐建峰 . 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 2018(7).
        [2]秦金凤 . 浅谈影响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J].科学与财富 , 2015(11).
        [3]杨巧利 , 陈瑞 , 杨文 . 房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J]. 中国标准化 , 2017(4).
        [4]孙剑春 . 试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 [J]. 江西建材 , 2017(16).
        [5]唐治红 .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强化与创新思考 [J]. 工程技术:全文版 , 2015(21):00008-00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