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陈庆明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陈庆明
[导读] 摘要:BIM技术是应用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设计,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在软件中生成建筑模型,而这种模式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内指导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BIM技术是应用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设计,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在软件中生成建筑模型,而这种模式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内指导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对于技术的使用,能使得装配配件更有效地进行整合,所以,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之中的应用具有关键的市场价值。文章主要介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其相关优势,以促进行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
        1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简介
        1.1BIM技术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利用基于具体建筑信息的三维模型,实现了工程设计目标和相应的施工管理功能。BIM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分析管理模式,技术原理也比较特殊。了解如何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信息调整是非常关键的。在此期间,数据模型作为一个基本元素,实现全面的发展是关键。在分析模拟建筑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实现整个运营阶段的数字信息仿真也非常关键。
        1.2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与通常建筑的主要区别在于,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加工之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与通常建筑的主要区别在于装配非常简单,占地面积非常小,资源和材料消耗相对较小等特点。但是,作为一种简便的住宅,装配式建筑不能长期使用,这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近年,虽然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但至今仍无法进入生活的主流。因此,为了让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上有更好的发展,要把装配式建筑的许多优点应用于当前住宅领域中的长期居住建筑。
        1.3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关系
        在当代装配式建筑过程中,BIM技术是不可缺少的。简单来讲,装配式建筑核心是“集成”,而BIM技术是“集成”的主线。这条主线串联起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于设计、建设、运维、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可以将装配式建筑进行数字化虚拟,以一种信息化的方式来描述系统的要素,从而实现信息化的协同设计,使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可视化。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1有助于确保装配式施工的合理性
        在装配式建筑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的预埋标准和规划流程均按照装配式建筑的特定设计流程执行。同时,在设计和规划流程时,要充分注意BIM技术的使用状况。在装配管理过程中,计划的渠道应特别注意对渠道和装配施工的管理和控制。在专项策划过程中,应对标准响应计划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评审,BIM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平稳发展的保证,专业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将其专业规划BIM模型转化为BIM规划路径。同时,采用BIM技术具有进一步优化问题功能和独立的纠错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装配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2有助于尽快解决问题
        BIM技术的作用是协调和协同信息化管理。这是建立在三维规划信息交流渠道之上的。在同一渠道的集成管理过程中,信息可以交互处理。在建立同一频道时,整合并完成不同的内容。在构建同一渠道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规划的更专业。在实际工程中把构建好的BIM软件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格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所出现的问题给予格外的关注。并在做信息交互处理的时候,针对之前所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避免出现工程返工或者是做并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2.3BIM技术的信息化和协同处理
        BIM技术是一种信息化的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BIM技术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个三维规划的信息交互渠道,这样就可以将不同的规划模型置于同一个交互平台进行合并,从而使得装配式建筑各个部分都可以很好地协调处理。信息化的技术还能够对施工流程进行模拟,发现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相应的措施。BIM技术可以优化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规划,在施工前进行问题的预先处理,对没有必要的施工部分进行削减,可以更好地避免在实际的施工中进行返工,减少工程施工的成本。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构件拆分
        在结构分析模型方面,导入Revit将形成一个全新的结构模型。在此期间,为了实现预期的操作目标,有必要导入相应的内容,它包括构件的截面形状、材料和配筋信息。在导入的初期阶段,需要做好局部的修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经过修理后,实现了构件的标准化和自然科学的拆分。在构件拆分过程中,首先对模型拆分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构件的可视化编程将构件及其零件进行拆分。拆分前要做好相关拆分的步骤计算,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有序进行,不得只根据主观意愿进行。作为工作人员,要按照柱、板、墙拆分的原则,实现不同类型构件的高质量拆分。要了解不同零件的不同分离方法,必须熟悉相关细节。从构件计算的角度来看,详细深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出现任何的纰漏。
        3.2钢筋创建
        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可以从构件中所使用钢筋的构造规范以及拆分的要求方面考虑,改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配筋的布置过程。通过对相关软件的重新调用和数据重用,来得到关于工程中所使用钢筋的数据。根据有关资料,构件上预制钢筋的布置应按已知的布置方式进行。现在以装配式建筑设计之中的预制梁为例,研究配筋的布置过程。首先,按要求拆除纵向钢筋,并设置适当的后浇段长度,使产品能满足套筒尺寸的要求。然后,在梁端的一定范围之内选择最大值来划分箍筋加密区,此操作可确立箍筋间距、数量以及箍筋断开位置的相关数据。
        3.3协同设计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首先,基于BIM技术在设计阶段产生的三维模型,设计人员对构件的生产成本、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确切构件的安装进行规划。精确实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合理化和数字化,实现现代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之中构件规格难、组合多的目标。其次,BIM技术可以在设计前期进一步深化和优化设计成果。现阶段,设计师需要确定装饰材料的设计、墙板组合等,并在BIM技术的实际效果图中展示立面的效果。利用BIM技术数据模型提供的经济数据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确定确切预制施工项目最恰当的实施方案,并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在施工图设计中,装配式建筑行业间的协调更为重要。构件、装饰、施工等部门与BIM技术资料相衔接,实现合理安排和精确协作机制。设计人员在这一过程之中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具体生产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4结束语
        总的来说,BIM技术有很多优点,能简单、精确地表达设计目的,逐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不仅如此,它还将继续减少设计过程产生的误差,缩短了设计周期,为各环节的有序设计打下了基础,加快了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发展,体现了行业的优势,促进了我国建筑产业化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功霞.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6):118-119.
        [2]赵芳芳.关于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5):7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