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衢江分院 324022
摘要:由于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而在我国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节能环保为根本理念。而生态建筑设计主要就是以自然的协调性为基础,从而推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同时也符合我国现今的发展理念,能够有效推动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本文主要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需求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提出了高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探究
城乡具体规划事项开展的终极目标是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便捷,通过相关措施,提升农民整体生活质量水平。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城乡地理规划设计中还存在明显差异性特征,由于城市规划设计要将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都考虑进去,因此会受到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城乡生态建筑设计工作属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必经的过程,并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目标,从而真正使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一、城乡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现今我国在生态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导致过于依赖理论上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难以充分考虑到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使得其规划设计与生态建筑的实际需求不相符。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对生态建筑的认知程度不够,企业领导者的生态建筑意识不强,还有一部分的设计人员认为大面积的绿植就是生态设计,许多设计方案都是将生态性体现在表面上,这种认知直接导致了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步履维艰。从整体来看,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生态建筑设计人才短缺,同时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经验不足,缺少能够借鉴的资料,使得这一发展过程较为艰难。
二、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来说,若想真正做好统筹发展,需在经济、资源、文化等层面中做好协调和整合工作,使得科学合理化规划设计得以实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步伐,使人们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升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建筑形式需与当地的居住环境共相适应,使建筑目标得以高效率的实现。同时,在对建筑进行规划阶段,环境要素一定程度还会使建筑整体性进程受到影响,一旦建筑中的实践步骤出现与生态原则相违背的情况,有很大的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消极作用。由此可见,生态建筑应综合自然环境情况,并谋求与之共同发展的方法,除此之外,需更为重视的方面是应杜绝危害环境的一些行为发生。
(二)落实绿色环保的应对措施
绿色环保建设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属于新时代下的先进思想,同时也作为稳定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存在着。建筑进行施工作业时,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的选择,若想实现绿色建筑投入使用的目标,需在材料采购时,做到严格把控,挑选具有节能、污染小的材料,确保材料环保特点,与以往的建筑材料对比来看,绿色环保类型材料一般价格都较为高昂,使得建筑整体施工成本有所提升,目前存在一些单位为了缩减成本,在采购阶段往往会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但这并不使建筑材料整体质量得以保障,以至于造成生态不平衡现象。当施工人员或居住者与材料产生密切接触时,可能还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使人们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与工作,因此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给居民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生态建筑设计,再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使得最终的设计成果能够对人们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探究方向
(一)通过协调配合的方式找寻生态设计正确方向
目前大多数城乡规划设计中,都主推生态理念,因其本身是城市规划设计发展必要路径,即在阶段性发展中,需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使设计工作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长久发展下去,在城市建筑设计优化后,推动生态环境与建筑协调配合。一般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生态建筑整个施工过程建筑师是触及不到的,因此建筑师需全方位对建筑设计特性进行思索,制定专业性方案,确保生态建筑设计符合其本身建筑建设的生态和合理性质,对不同系统深入了解。从宏观角度来看,建筑师需与其他领域工程师合作,产生有效交流,通过了解差异化生态建筑设计方式,进行融汇贯通,在思索过程中,构建出一个最佳生态建筑设计方案,为施工操作合理性提供重要的设计保证。
(二)引入新型建筑材料,促使建筑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上文内容,可看出生产建筑设计中采购原材料步骤较为重要,只有将新型技术与材料加入到生态建筑设计方案中,才可促使建筑设计工作得以顺利展开。首先,在采购原料阶段,应挑选轻质型材料,并对材料的整体质量性能进行解析与检测,使节约建筑材料目的最大化的得以实现,除此之外,生态建筑中涉及到的原材料还需具备环保作用,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具体含量,这样不仅可以使生态建筑整体质量提升,还可对客户身心健康形成有效保障,并起到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作用。其次,新型技术符合时代特性和环保性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规划设计具体需求,例如钢筋混凝土技术、构建技术等,在使建筑物具有稳定性能的同时,遵循可持续发展准则,使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得以优化。
(三)遵循通风遮阳准则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需对其通风设计重视起来,通过合理利用自然风的方式,使经济成本进一步缩减,起到通风最佳成效。所以,在对生态建筑做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对立体、三维角度、平面三方面因素综合协调设计,改善房屋内空气质量。对于遮阳来说,由于夏季光照直射温度,会升高室内温度,使居民得不到良好住房体验,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阶段,需落实好遮阳具体工作,运用围炉构造降低光照直射强度和时长,对室内温度起到控制作用。另外,在设计中应不间断检查、测验等,确保生态建筑生态性与整体舒适度。
(四)在生态建筑中加入生态高技术
就建筑物中应用生态高技术来说,需更多在设计阶段重视建筑屋内微型气候,主要表现在:湿度情况、室内恒温、舒适程度等多个角度,在提升自然光采光作用时,降低照明整体成本,使节能减排的目标得以实现;运用自然风,使空调应用设备使用时长得以降低,在对电能起到节约作用时,缩减氟利昂等相关物质排放量。同时,建筑设计中应种植绿色植物,达到生态建筑目的,营造出一个温馨、自然的环境氛围,促进城乡规划设计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升生态建筑气候调节作用,促使其与自然环境处在和谐共存层面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乡规划设计阶段,若想发挥生态建筑设计最大功效,需遵循正确发展路径进行设计,确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针相适宜,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实现配合协调工作状态,并通过运用新型技术与环保节能原材料,给居民建构出一个舒适度和节能性能都得以满足的建筑环境,优化生态建筑设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春光.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建材•装饰,2016,000(011):142-143.
[2]崔娟娜.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 16,000(015):789-789.
[3]景源.基于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446(01):120.
[4]刘庆立.探究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5):43.
[5]蒲静.新经济地理视角下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J].智库时代,2019(2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