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 郄雅浩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郄雅浩
[导读]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关系到诸多行业的发展。
        身份证号码:13018519900518XXXX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关系到诸多行业的发展。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建筑工程既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行业和市场环境的冲击。特别是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由传统的高速度发展阶段步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加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建筑行业当中,极大地增加了行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在建筑项目中,必须对其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最大限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推进行业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与规范化。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应用
        1导言
        国内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及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项目获得效益的根本保障。
        2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重要性
        首先,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通过科学的造价控制,能够减少工程项目建设中因造价控制不合理而引发的变更、重新施工等情况的出现,防止项目施工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促使整个项目施工工作更加的顺利,有效避免工期耽误或增加项目投入的问题。其次,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合理确定,能够对项目投资方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合理确定,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每一环节的资金投入的严格控制,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能够在特定的资金使用范围内完成,并确保工程质量,以此实现项目投资方以及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再者,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能够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指明方向,促使每一环节的施工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减少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盲目施工、重复建设等情况,尽可能减少对资金的浪费,进而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指明方向。
        3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决策阶段科学性不足
        项目决策方案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终要的环节,是决定项目总体经费的最主要阶段,因此项目决策方案影响了整个项目的关键目标,包含了项目总体进度的安排、施工质量措施、项目总费用确定以及预算最大利益。但是,通过对多项建筑施工项目调查对比发现,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建筑施工项目目标,导致建设过程中产生更高的成本以及消耗更多的原材料。项目设计单位制定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但是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差异较大,导致预算成本时常出现偏差,使得建筑企业的利益受损。此外,设计单位在提交建筑工程项目预算报价时,过于重视自身以往的工作经历,而往往忽略了市场的变化现状,导致成本定价出现明显的盲目性,最终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科学性不足。
        3.2材料设备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设备是成本投入的重要方面之一,如果施工的材料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则必然需要进行更换或重新购置新的材料设备,因此会出现重复支出,进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而且,由于建筑工程历时较长,所以材料设备价格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设备材料价格提升,如果需要再次购买相关材料设备,则会出现成本上升的情况,进而对建筑工程造价造成一定的影响。
        3.3设计阶段的沟通不足
        合理有效的建筑设计才能使得建筑企业创造更多的企业效益,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单位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往往是不同的队伍,这就导致两家单位的沟通性不足,导致在设计理念等方面与施工现状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终使得设计结果并不理想。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项目设计单位只注重了专业方面的问题,忽视了建筑市场变化动态以及最新的建筑技术方法,进而造成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和成本增加,降低了建筑企业原有的经济效益。


        4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4.1完善施工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企业要能够不断提升施工设计方案的完备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每一环节的施工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引,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方案要求高效完成每一环节的施工工作,以此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投入。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此次施工工程实际,对每一施工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然后根据各个环节的施工要求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法,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操作。在所设计的方案中,要能够明确指出每一施工环节的关键点,以此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减少施工中的失误,提升施工工作效率。而且,设计人员要能够考虑到具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突发情况,并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了意外情况则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以此减少工期延误,并提升整个工程的效益,进而实现造价控制的目的。
        4.2完善工程造价管理规章制度
        在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仍不够健全,相关人员没有做到规划、加强和完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建筑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相关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且在将完善后的规章制度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后再同国外的规章制度进行比较,借鉴他们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一个专门负责工程造价的管理机构,该机构对国内外的相关制度了解,对国内外工程造价的情况了解,该机构能够将建筑行业市场进行规范,并且能够对工程造价各个环节进行整理,能够协调各个机关之间的联系。
        4.3进行正确决策
        在建筑工程中,针对施工方案的使用,建筑企业要能够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报告,并以此为参考作出正确决策,进而有效控制施工工程造价。出于降低投资风险的考虑,建筑企业要能够对施工工程方案可信性分析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本企业在可行性分析方面有所欠缺,在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可行性分析时,要能够选择专业化、正规化的设计企业,而且在可信性分析过程中,本企业相关人员也需要参与其中,并与设计企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可行性分析情况,确保可行性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信息真实有效,而形成的可行性报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能够为施工工程提供科学的参考。
        4.4强化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要正确处理工程质量、进度与造价之间的关系,必须在合同约定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造价;有效控制施工中的工程变更与现场经济签证,在施工中,如非必要,不能进行工程的变更,如果必须变更,必须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及合同约定的程序尽快落实;材料费用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占据工程造价的60%~70%之间,因此,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还必须掌握并控制建筑材料的费用;造价工程师加强施工现场签证工作。现场施工必须在工程师签字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当工序完成后也必须由工程师签字才能确认,以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和工程款的拨放,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每月都要对工程进度款台账进行审核,只有通过审核,才可以进行工程款的拨付;还要科学制定资金的使用计划,以保障工程建设拥有足够的资金,不会因为资金供给不及时或资金链断裂影响工程的施工,并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5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造价管理与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多种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设计因素、材料设备因素、决策因素、施工人员因素等,因此,建筑企业要能够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从多个层面入手予以应对,进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彦辉.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工程造价应用的具体方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53.
        [2]刘道学.工程造价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具体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4):154-155.
        [3]王萍.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217.
        [4]袁静.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工程造价应用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0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