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沐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环境保护,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不可小觑,所以,作为从业者,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努力探寻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为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工作执行力度有待加强、部分技术导则比较滞后、公众参与的程度不够高三个问题,给出了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力度五个策略,旨在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为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环境影响评价又叫做环境预断评,指计划开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评价。也就是说在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的设计中,对相关项目在建设和投产后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估,并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有效的比较,从而总结出更有效、可行、实用的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尽可能的将建设工作对环境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确保国民经济能够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环境污染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计,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说,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展开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过程,有必要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策略来提高评价的价值。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1.1 工作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执行力度不够高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也就是说形式化、模式化严重,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不能按照规范流程科学有序的进行,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而这一方面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高有很大的关系。
1.2 部分技术导则比较滞后
目前,国家对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地表水、大气、风险导则进行了更新,同时也新增了土壤的技术导则,新颁布了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这就使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了更可靠的参考依据,但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技术导则还是比较滞后,无法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匹配,需要加快更新的步伐,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1.3 公众参与的程度不够高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缺乏有效的渠道了解真实的信息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也就是说,很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没有让公众真正的参与进来,只能从网络等媒体获取相关信息,而当前网络信息真假难辨,有些公众并不能及时进行有效辨别,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从而就容易引起恐慌等问题,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展开,所以说,在展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如何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效果的策略
2.1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要想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来降低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需要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不断的增加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以此来确保每一位公民都能够树立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样一来,自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作用。而这一方面需要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增加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尊重广大公众想法,广泛吸收有效的意见和意见。
2.2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流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流程的规范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关键。
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在审批流程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2)对于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出现的相同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可提供个统一的解决方案;(3)做到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审批流程,提出优化意见并确保能够落到实处,提高审批流程的科学性、有效性。
2.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确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得以高质量进行的保障性条件,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立足实际工作,不断的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最前沿的讯息,以有效的应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提出的各种挑战;(2)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明确奖惩机制,以此来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引导、监督和督促,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用;(3)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引进更多先进的人才,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视野,为其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提供有效的力量。
2.4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完善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也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性措施,当然也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生态环境部门明确自己的监督管理责任,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且在监督中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及时的向上级部门反馈,并积极的采取解决措施;(2)明确监督人员的责任,责任到个人,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出现的各种失误和错误;(3)对已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也要定期的进行抽查,对在抽检过程中存在的编制文件质量较差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处罚,从而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
2.5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力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有效展开是为了给广大公众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可以说与广大公众是息息相关的,而公众对环境保护也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让广大公众真真正正的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来,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吸收可以吸收的一切有效意见和建议。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进来,贡献有效的力量;(2)了解群众对建设项目在环保方面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专业的、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3)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全本公开,便于公众查询相关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4)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的程度,明确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并以此为有效的参考来展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活动。
3结束语
总的来说,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就需要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做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并努力促进其实现价值最大化。当然,不额外嫩所做的研究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给出的建议也不够完善,在日后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知识学习中还会继续探究此问题,继续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提高,更理想评价效果的获得,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侯世全,邱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4,31(003):151-153.
[2]周宁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003):4-6.
[3]张全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确定性与环境管理的着眼点[C]//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0.
[4]王斌,马玉美,王新,等.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