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有效提高北方林业造林质量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郭欣欣
[导读] 摘要:提高林业造林的质量,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出现,改善自然环境.因此,需要重新定位林业造林,重新重视林业造林工程,提高林业造林的质量.本文从我国北方林业造林的质量实际状况出发,对如何有效提高北方林业造林质量提出几点策略。
        五常市林业工作总站  黑龙江省五常市  150200
        摘要:提高林业造林的质量,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出现,改善自然环境.因此,需要重新定位林业造林,重新重视林业造林工程,提高林业造林的质量.本文从我国北方林业造林的质量实际状况出发,对如何有效提高北方林业造林质量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北方林业;造林;质量
        经调查发现,2016年至今,我省已全面成功的建设出两个百万亩的林业基地,并对退耕还林的治理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与探讨。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造林方面,现今的绿化苗生产占地面积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亩,并且树苗约为三百株左右,因此,提升北方林业造林质量是我国林业部门的重要工作。
        一、我省林业造林的现存问题及成因
        1.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
        在造林方面,我们国家的意识较晚,以至于在造林的思想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且在造林整体建设上的规划不是很科学。由于设计方面的水平较低,所以往往在看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生态效益,这就可能打破了生态平衡。另外,在进行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也没有可靠的数据作支撑,这样的盲目规划导致我国自然资源的滥用。
        2.种苗培育技术亟待成熟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在造林培育方面却显得不成熟。在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好的造林品种还很少,这就造成了成活率不高的现象,而且树木的成长地域也是其中很关键的问题。种苗在土壤肥沃的地块可能生长茂盛,但是在贫瘠的地块可能就生长得不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选用的种苗质量太差,导致成活率很低,所以在解决此问题时,首先要把种苗培育技术学好、学精,然后学以致用。
        3.栽培管理不完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起步较晚,这无形中牵制了技术上的发展,所以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栽培管理技术,对我省的林业种苗进行合理的栽培和管理。当前我省的种植技术仍然很传统,种植密度过大,林木生长得就不好。在栽培时,要严格把握好栽培技术在地域、气候、温度、湿度、土壤及地势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综合管理,科学把握种植的密度,选取最佳时间种植,而且树木在种植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损害,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4.“重造林、轻管护”问题发生频次较高
        长期以来,我省不断增加相关造林资金投入量,并且面造林面积随之增加,但部分地区造林活动存在“重造林、轻管护”问题,具体表现为树苗种植过程重视程度高且参与人员多,但后期管护过程常出现无人看管情况,这样导致树苗整体成活率较低。上述情况发生重要原因在于幼林管护资金投入大,并且部分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对于造林技术指导及管理不到位,而农民对于人造林具体认知较少。
        5.专业人员素质较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大力发展经济,势必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损害,也会忽略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真正重视起这个问题时,我省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而且专业素质很低,专业技能不过关。所以在造林时,要重点培养专业人才,让他们多与外界接触,学习新的文化和先进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使北方林业建设更加完善。
        二、提升造林技术的有效措施
        1.完善造林规划,使其具有科学性
        在开展造林工作前,应根据当地现有森林资源和树种的综合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计划,使树木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制定科学的造林计划中,也涵盖对林业人员的管理制度,应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个岗位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造林任务与肩负的责任,保证造林人员的分工明确以及协调发展。在造林工作中若遇到地形复杂的地段,应提前做好工作准备,通过专业工具来辅助造林工作。

制定科学的造林规划,有利于提升造林工作效率和林木质量,并能够充分保证造林工作的成功
        2.提升育苗技术,增强栽培管理技术
        目前,我省经济发展速度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在造林技术方面,我国该项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我省的经济发展历史记录来看,我省经济发展时间稍晚,因此,也影响了我省的科技发展水平。在进行树苗培育的过程中,首先应选择成活率高、生命力顽强的优质树苗,并对树苗栽种地区的土壤成分和所含营养进行检测,各方面因素均合格之后方可将其栽种。树苗栽培方面应学习发达国家对树苗栽培的先进技术,在树苗的栽培环节中,应对栽培地区的气候温度、湿度、地形地势等多种自然与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并分析该种树苗是否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在进行造林工作时,应严格规划林业的种植密度,注重给树木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减轻森林土地承载压力。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此外,在种植环节中极易造成树苗损伤,因此,在该环节中注重对树苗的保护,确保树苗能够在森林中顺利生长。在造林工作结束之后,应总结相关经验,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并定期对森林树木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病虫害威胁树木健康,从而影响生长速度。
        3.提高造林人员的专业素质
        近年来,我省的经济与科技均得到了质的飞跃,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造林工作应提升日程。林业工作人员是完成造林工作的核心部分,因此应注重对造林人员相关技术的培养,并提高其专业素质。由于当代技术在不断发展,在造林方面也应摒弃传统的造林理念,逐渐学习与时俱进的先进造林技术。林业部门可以组织其工作人员对当今造林技术进行学习,可定期开展学习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对树木的保护、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升树苗的存活率以及树苗的挑选等多种方面。建立林业各部门从业人员的考核机制,通过考试,是人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对其加以完善。
        4.强化资金和环境控制
        在植树造林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资金不可以滥用,要用在合理的地方,用在可以真正解决问题、真正需要的地方,同时还要对环境进行相关控制。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在环境中完成的,需要好好保护自然环境,不可乱扔垃圾,要严格把控人员素质,在确保良好资金链的前提下,和谐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5.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造林质量
        (1)立地控制
        在多年的植树造林以及退耕还林的实际建造中,林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人们不仅是建造者也是享用者,所以更加要努力推动造林事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发展的具体措施,保证造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提高造林的质量。
        (2)人员管理
        在造林过程中,所有环节都是由人来进行操作的,所以人员的管理和控制也是很重要的。要保障资金使用环节的安全,不可滥用;在选取造林苗木时,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合理的选取,不可盲目;建造的时候,要控制好人员的素质,不可毁坏已有环境。
        6.加强对资金和林业环境的控制与管理
        除以上观点之外,资金的投入也是决定着造林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造林工作需要使用较多的资金,但应制定明确的资金使用计划,确保造林工作的每一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另外,还需加强对林业环境的控制与管理,加强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其素质。
        结语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对象,在进行造林工作时,应查明影响造林工作的相关问题,并将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有目标的去将其解决。注重加强林业部门的基础建设和林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促使我省林业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艾龙,吕国民.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北方林业造林质量[J].种子科技,2017,35(12):25-27.
        [2]李泽月.浅谈怎样有效提高北方林业造林质量[J].农民致富之友,2017, (1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