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山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矿山的开发和生产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产生问题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矿山企业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上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
关键词:采矿工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采矿工业的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提高机电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矿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利用设备带来的便利性的同时如何有效规避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保证采矿安全生产是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面对问题。主要针对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矿山企业机电管理安全的措施,希望能对相关的工作者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很多的煤矿企业领导对机电设备不重视,管理观念落后,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机电管理制度,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就是处于一种松散、随意的状态,注重的只是企业的生产产量有多少,而没有认识到在现代化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有的企业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也仅仅是把其看成一个辅助性生产工区,淡化了机电管理部门应有的职责,企业领导这样的管理观念就导致了基层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也就存在“什么时候坏,就什么时候修”的思想,仅仅是为了应付当前的工作需要,而没有制定长远的设备管理计划,机电设备的定点、定期检修也就常常没有落实到位,长期的积累致使设备检修成本加大、使用效率无法提高、生产过程就容易出现大故障等,严重阻碍了煤矿生产的正常运作。
2.安全问题突出。有数据显示,煤矿机电设备在我国的煤矿固定资产总额中占生产成本40%以上,可以看出,煤矿机电设备投入量巨大,所占分量重。由于煤矿特殊的工作环境影响,会造成机械设备大粉尘堆积、高温度形成、腐蚀性气体漂浮等,这些对机电设备的损坏是很大的,再加上一些不规范的设备操作,而对机电设备的检修重视又不够,这就造成机电设备存在很多隐性的设备损伤,安全隐患,机电设备陈旧、故障运行、维护装置不到位等等。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看似正常运作的机电设备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故障,在操作人员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让其措手不及,这就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3.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煤炭资源需求量猛增,煤矿行业形势大好,煤矿职工的收入也在逐渐提高,但是煤矿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特别是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存在许多的不安全、不确定因素,煤矿对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的吸引力没那么大,使得本来就稀缺的机电人员,分布得越来越稀散,所以在机电人力资源这一块是严重匮乏的。当然在机电管理技术人员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大一部分的拥有较高技术水准的人才并不愿意到矿井下从事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另外认为机电工种属于辅助性职业,对技术管理岗位认同感不足,因此对优秀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人才重视不足,待遇也比较差,造成从事机电专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不高,常有简单故障无法排除或无法及时处理故障的情况出现。
4.监察力度与深度不够。煤矿机电设备的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这也就要求监察人员必须要素质全面、专业技能熟练,而现行的执行标准又是没有详细的操作说明,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没有准确而清晰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监察过程中存在很多难以把握的情况。
二、矿山机电安全管理的改进对策
1.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更新矿山机电设备。
矿产企业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矿山机电设备,如轨道运输检测、监控系统;大功率采煤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副井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等,通过将这些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安装在作业点,可有效地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引进机电设备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引入,尤其是一些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的引进和运用,以此来加强对现有机电设备的升级,大幅提升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打造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模式,为矿产开采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改变经营模式,注重防治结合。采矿企业经营中设备安全与管理模式受传统管理与经营影响,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已经形成了防小于治的工作理念。为了让管理层改变这种方式,必须重视防治结合的观念,通过做好维护与管理人员的防治工作,从根本上增强对相关设备的掌控与理解程度,让管理人员从根本上统一机电设备的维修和预防工作。同时,采矿企业还要设置专一的维护团队,不定期或者定期检修设备。对于故障设备的维修选用最佳方式处理,从源头上避免故障扩充,提高采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效果。
3.树立安全管理理念,优化信息管理框架。采矿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理解相对薄弱,缺少洞察力,所以需要对采矿工作人员做好安全培训工作,这样工作人员才能意识到安全危害与重要性;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从根本上使员工提高对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能力。采矿企业也可以结合机电设备管理实情,对其进行创新与变革,对不同文化实施分化管理,同时形成良好的机电设备与质量管控结构,优化机电信息管理。通过提高机电设备检修水平,从根本上做好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避免内部故障增多,将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贯穿到每个细节。另外,还要做好信息化管理,通过优化选型从根本上做好改造更新、维护保养工作。
4.做好日常保养,提高运行可靠性。采矿机电如果忽略了保养维护工作,很可能酿成机电事故,最后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做好采矿日常机电维护具有重大意义。为从根本上保障相关设备正常进行,需要做好操作培训,这样才能让员工真正掌握设备规律和状态。采矿企业在日常保养与维护中,必须从设备运行、管理与检修上进行管理与监控,它要求提供专业的工作人员,做好设备规格与性能比较保障设备质量。当设备采购结束后,检修人员再对技术参数进行详细的归纳与整理,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投入使用期间需要定期检修与维护,严格检查设备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建立机电安全维修标准,提高维修人员工作素质。矿山企业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的维修和检查工作,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并为企业的长期生产积累人才资本。随着机电设备的更新和相关技术的革新,企业中应用的机电设备也会相应更新,而企业的机电设备维修人员需要及时掌握新设备的维修养护方法。企业在引入新的机电设备时,要组织相关的员工学习新设备的相关知识和数据,并要求员工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同时,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制度的宣传,强化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此外,矿山企业要加强对生产操作员工的管理,要求员工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养护方法。在日常的管理中,企业要检验操作人员和生产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熟练程度,考核员工与实际生产状况相关的问题的处理方式,并将检验的结果与员工的绩效奖励体系相联系,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
总之,矿山生产活动极为艰辛,环境复杂,诸多因素会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其产生不少问题,从而影响矿山生产活动的效率。这就需要相关从业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立足于矿山生产活动中机电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对应策略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注意要点.2018.
[2]张玉强.关于采矿工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