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是电力工程的必然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基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能够保障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运行,从而促使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分析自动化技术应用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的作用,指出当前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科技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电力资源是保证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创新的基础,故电力资源有效利用与精确控制也是各个行业进行创新与变革的基础。电力资源作为我国的重点资源行业,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开拓创新,积极接受先进技术,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行业的智能化控制,同时通过使用自动化先进技术,提升电力资源的分配、工作效率,促进国家范围内的智能电网建设,满足社会不同行业对于电力资源的不同需求,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创新。
2 自动化输配电特点
2.1 安全性和服务性
输配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风险,在其供电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多数情况下会损坏电力设备或者对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伤害,严重时甚至会让区域整个电力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给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和财产损失。而把自动化输配电这项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因其操作程序不仅严谨,而且安全,从而可为电力系统带来更为稳定的工作状态,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有效而又自动化、人性化的服务。
2.2 综合性和简约性
众所周知,输配电管理是一项极为繁杂且工作强度大的系统工程,要有效提高这项系统工程的管理效率,必须改革原有的传统管理方式。事实表明,把用电工程自动化这项技术运用于输配电管理之中,不仅可对电力技术操作起到合理简化作用,而且还能大大降低配电网设备检修难度和输配电管理难度。由此可见,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起到综合性和简约性这种具有多重功能的良好效果。
2.3 高效性和灵活性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这项技术是在综合多项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来全面系统管理整个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不仅具有极为广泛的管理覆盖面,而且其管理操作程序也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和复杂性。因此,把自动化输配电这项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供电运行中,可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起到实时监控监测作用,因而具有相当大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3 输配电与用电工程在实现自动化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3.1 缺乏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
自动化技术之所以在输配电于用电工程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与其自身的功能相关。我国自动化技术本身起步晚于国外发达国家,并且在技术层面上仍然还处于低水平,这导致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但我国的电力用户又在不断增加,这对我国的电力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向输配电工程的自动化建设发起了挑战。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工程技术还难以满足电力自动化需求,所以仍旧需要研发更多的新技术,并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为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提供保障。
3.2 电力配电电能损耗量大
电能损耗情况在开展电力输配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输配电过程中将会出现电能耗情况,从而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并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在开展输配电的过程中,其技术原因所导致的电能消耗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网络设备的管理,因此,在对于电力输配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出现电能损耗,并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3.3 配电网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有关技术的实际运用率相对较低。其原因在于:一是电力系统内部的网架结构不平稳,从业人员操作时未能对其展开必要调整;二是有关职能部门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检修和养护工作未能给予必要的关注,经常忽略检修的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系统装置的使用期限。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覆盖率方面与发达国家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有些发达国家的覆盖率甚至是我国的8倍多。
4 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改进措施
4.1 增强技术研发与技术维护之间的衔接
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当前的输配电技术,才可以保证研发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同时还能在研发过程中突显出自身的兴趣点。要先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加强对于组织的关注度,并且在对技术进行考察时,使数据资源实现有效性与精准性。在研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管理组织内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维修以及检察工作,通过定期检查与及时维修的方式,来保障数据的精准度以及数据资源的充足,同时这也是输配电网络运行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使输配电的运行更为流畅,所以必须要对输配点开展管理与维护工作,使输配电技术能够实现内容管理。另外,在进行技术研发的过程中,还要认识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自动化技术的特征,并尽量满足系统的整体管理需求。
4.2 供配电系统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及时应用于供配电系统最显著的改变就是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实现了电力资源供配电过程的故障控制,同时自动化控制也减少了故障、隐患的发生概率,对于电力供配电系统有着完善的系统检测与系统保护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电力企业中,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操作与管理的工作项目越来越多,整个行业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电力资源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对电力资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控,有效保障了电力资源的供配安全。
4.3 积极稳妥地搞好配电网改造
配电网改造最为关键的一个步就是适度加大配电网的传输容量,在确保配电网高效、安全运行的同时,着力改善和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品质,以进一步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另外,城市配电网工程项目量相对较大、要求较多,最有效、优化的改造即是将城市配电网改造成为环网结构,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帮助和影响下,逐步提高供电能力。如果遇到一些电网线路上装置故障显示装置的情形,这就要求在确保配电网线路安全性的基础上,妥善安装完毕各类故障检测的设备,通常情况下,只需智能型就地故障检测设备以及电缆故障寻址设备就可在短期内明确、查找线路发生故障的具体方位,大大促进技术处理人员的检修进程,将耗损率降到最低。
5 结束语
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要有效保障并不断提高社会各行各业生产用电及广大居民生活用电质量,电力企业相关部门一定要深入研究当前输配电工程在其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提高输配电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这对于我国电力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及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稳步推进,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树阳.浅析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智能城市,2018,4(23):140-141.
[2] 洪美.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科技风,2018(35):186.
[3] 范彧珩,徐新宇.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205-206.
[4] 沙军泉.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8):204-205.
[5] 蔡连斌.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