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案及优化应用实践 宋涛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宋涛
[导读] 摘要:发电厂会应用到大量的电气设备,在对其进行应用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与维护,在该过程中应当全面结合电气设备的实际特点,通过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案及优化应用实践。
        库尔勒三峰广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841000
        摘要:发电厂会应用到大量的电气设备,在对其进行应用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与维护,在该过程中应当全面结合电气设备的实际特点,通过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案及优化应用实践。
        关键词:发电厂;电器设备;设备检修;优化;应用实践
        引言
        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控效率,并确保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电厂还应当注重对机电设备操作人才的大力培养,全面提升这些操作人员的综合技能,使机电设备的使用与电厂的工业生产始终保持同步状态,使机电设备的应用为电厂创造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给电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发电厂电器设备检修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业发展正朝着电气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发电厂作为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产物,其在不同时期的设备管理以及设备检修方式都发生较大变化。就现有的设备检修方式与制度发展而言,大致包含预防性定期检修、状态检修、事后维修以及改进性检修四种检修体制。这些检修体制和方式可以在不同发电厂设备要求下同时使用,充分发挥不同检修体制的优势。当前我国现行的检修体制主要以事后维修、预防性计划检修为主,这种检修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
        在现有经济发展及发电厂设备运行强度的影响下,当前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体制的缺陷逐渐凸显出来。如在传统检修模式的影响下,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状态较好的机器进行不必要的维修,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在原有检修体制下,由于临时性检修的频繁使得一些缺陷较多的设备往往受检修计划的影响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进而造成部分设备的持续恶化,引发严重的事故损失。
        2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意义
        根据电厂具体发电工作开展的情况可以得知,其中的变压器、连接电气的最主要的线路、配电的设备,以及变电的装置等,在实际工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它设备相比较,这些内容对于电能的输送要求比较高,而电厂在输送电压的过程之中,其电压的普遍特点就是电压高电流大,所以对这些装置进行质量检查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其整体的要求,才能够满足这项工作的需要。
        3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与方法步骤
        其中第一个部分就是故障点的检测工作,因为电厂在电气设备运行的过程之中,之所以会出现一系列的故障,主要就是线路和设备有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对运行的线路和设备仔细地检查,重点观察其中的接触点,了解是否出现松动或者断开的情况,然后对运行的线路进行详细的检测,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地探寻其中的问题,保证检修的全面性。
        第二方面就是对电气线路的检修,简单的线路检修方式,可以通过逐个元件和接触点的逐一排查,找到故障点。而复杂的线路就可以先制定故障的规划图,了解故障的范围,以此保证检修工作的效率。
        4电厂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优化策略
        4.1 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
        由于定期定点检修模式存在各种弊端,必须采取措施弥补其缺陷,而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显然更具有优势,不再局限于检修期限、时间,可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状态下的检修与维护。
        1)实施状态检修模式以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因为电力设备故障具有不确定性,日常工作时必须收集充足的数据信息,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实时关注电力设备的状态。2)状态检修模式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在定期定点检修模式下,工作人员只是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没有过多了解电力设备的状态,盲目性和缺少针对性,效率不高,投入的成本和时间较多。但是状态检修综合考虑了设备状态,确保检修工作针对性,节省检修时间,检修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也有助于实现电厂的综合经济效益。3)状态检修更加科学性,也是电厂电力设备管理重要趋势,也必然会引进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使电力设备检修更加可靠和智能化[4]。


        4.2强化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
        现阶段,我国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以计划性检修为主,主要包括定点式和定期全面检修。这种检修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检修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时,可以采用状态检修模式,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工作状态进行详细观察,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将其与电气设备的初始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对故障安全点、发生时间点等各项内容进行精准判断,并且要做好相应的预测。
        (2)构建一套健全的电气设备巡检标准和规范,针对电气设备的结构、运行特点、状态,对巡检人数、巡检点、巡检周期等各项内容进行确定,并且在该过程中要明确责任,安排专人对重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掌握动态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3)针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分析,在进行人工分析的情况下,对比分析数据信息,实现对火力发电厂中各种电气设备全面检修。
        4.3建立科学完善的机电设备点检制度
        (1)确定机电设备的点检原则
        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点检时,必须严格遵循如下几个原则:首先,应当确定出具体的点检范围,如通风、排水、供电等;其次,要明确点检的具体单元;再次,要明确具体的点检阶段,且点检阶段需覆盖机电设备的全部运转过程;最后,应当明确具体的点检单位、具体岗位及个人。
        (2)点检的具体方法和相关程序
        在制定点检方法时应当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结合机电设备的具体特征,同时还应当明确点检的中心,确保对应的点检部位都有具体的岗位及负责人。通常采用的点检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首先,一般性检查,即通过检查人员的感官感受,在结合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判断设备有无运转故障,同时还应做好对操作人员的问询,如有故障,则要明确出故障的具体部位,除此之外还应观察机电设备各个零部件的运转情况,检查运转现场是否存在异常气味以及响动,还应用手指探测运转部位的温度以及振动情况。
        (3)提升电厂管理者和员工的职业素养
        电厂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管理者的有效指导与统筹管理。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中,电厂的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价值观的基础上,摒弃传统的落后思维方式,积极学习全新的管理办法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的机电设备管理中,通过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批评,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寻求并树立全新管理理念,探索新型的管理办法。首先,管理者应当走进生产一线,亲自学习并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流程,在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技能及时发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安排专人进行解决,以此来不断提升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其次,管理者应当充当部门之间的协调者,并尽力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部门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通力合作。结合电厂机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管理者应当制定出完善的管理考核机制以及工作评定方法,使得全员都能在既定的考核办法下依规操作、依章办事[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对电力资源需求的提升,电厂发电设备的稳定运行越来越重要,为了降低机组故障率,对发电设备实施科学化维护与检修十分必要。开展发电设备维修检修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大对检修人员的培训力度,引导检修人员树立节约意识,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而采用科学的检修方式,确保电厂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军.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案及优化应用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18(06).
        [2]朱燕勤.加强发电厂电器设备运行维护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8(07).
        [3]任鹏.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2):16-17.
        [4]朱建亮.浅谈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必要性与实践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24):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