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努尔买买提•吐尔孙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经济领域建设也在稳定推进。
        莎车县水利局  新疆喀什  844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经济领域建设也在稳定推进。水利工程属于一种民生工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村农业经济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对于农业农田水利工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则需要重点针对这两点加强监管。本文主要围绕农田水利工程展开论述,提出了其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对策。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建设,农村农田对于水利工程也有了新的要求。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能够实现农田灌溉、排涝抗涝、蓄水抗旱等,不仅关乎于农业经济,对于人们的生活也具有一定影响,是一种农业基础工程设施。和其他水利工程对比,农田水利工程虽然在占地规格等方面都相对较小,但在路线设定等方面较为复杂,工程量以及工期要求也较高,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也需要重点把控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
        一、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一)施工前的测量工作
        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测量勘查工作,派遣专业团队前往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按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来成立技术小组进行测量放样,之后还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测量并收集数据,具体需要做好水平位置控制、测量控制桩、测量放样等,合理的测量工作能够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依据,能够保证工程的有序化开展。
        (二)临时排水设施建设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在建设期间还需要建立临时性的施工排水设施,排水设施的建设可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排水,一般情况下都会和旧排水设施协同运作,进一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开展,避免暴雨、洪水等环境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辅助排水抗涝。
        (三)土方工程建设
        1)土方开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方开挖通常是对基坑渗水排水和提高边坡稳定性而开展,施工期间必须要全面贯彻平衡稳定理念,和土方挖填施工结合,最大程度上通过回填法开展施工,避免开挖区域的地质结构遭受严重破坏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先进的设备工具开展土方开挖操作,确保施工质量,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推进;2)填筑工程施工。填筑工程施工可以进一步控制工程的建设成本,在工程前期便需要结合施工开展规划方案来设计土方开挖回填的具体流程及方法,根据有关技术标准与流程规范来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能够达到标准,此外在填筑工程作业完成后还需要通过设备工具进行夯实碾压,提高土体强度,避免土体垮塌等安全问题的产生[1]。
        (四)浆砌工程施工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浆砌工程至今都是施工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浆砌工程对于施工的技术要求较为严格,施工开展阶段必须要结合施工标准把控好工程材料的强度、粒径等,水泥比也要重点进行控制,避免浆砌材料质量无法达到施工要求而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浆砌工程开展过程上,也要把握好浆砌工程的宽、厚度,选择带线作业等形式来保证施工质量水平。在浆砌工程完毕之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保护处理,如防渗漏处理等,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与使用性能。


        (五)过路涵及沟渠衬砌施工
        过路涵和沟渠衬砌施工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严格把控,施工期间必须要选用合理的技术工艺,并明确施工流程顺序,严格根据有关施工工序进行操作和施工,确保施工的有序化、规范化开展。对于施工物料以及设备也要进行全面控制,确保选择的材料质量能够达到施工标准,设备的性能与运作状态良好等,从而提高施工建设质量。
        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一)加强前期规划管理
        对于工程施工部门来说,需要进一步提高施工前期的规划准备工作,只有做好规划准备工作,才能为后续的施工开展做好铺垫,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化推进。施工前期的规划管理包括现场测量勘察、施工方案的确立、人员及部门结构划分等,测量勘察工作需要检测地质环境与周边环境,需要选择合理的探测设备,根据有关的地质探测技术标准和操作标准进行探测,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详细勘查,从而获取较为可靠的环境资料,为施工的开展与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农田水利工程还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地质勘探人员需要与其他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通报工程现场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2]。
        (二)加强施工开展阶段的技术监督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的特征,在工程建设施工中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项目管理队伍需要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以及质量监管水平,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来实现层次化的分析与管理,建立完善可靠且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与管理规划。施工开展期间,项目管理部门需要明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全周期性的跟踪与管理,加强技术控制力度,保障工程开展的进度与质量,通过有效的技术监督与管理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若施工开展阶段存在质量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必要情况下需要进行返工[3]。
        (三)加强专业技术管理团队建设
        人员是开展管理工作的主体,因此若想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则需要从人员方面着手,建立专业的技术管理团队,针对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技术工艺、操作进行明确管理,并严格划分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责任制度,让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都能够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施工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追究责任,以此来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质量意识,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施工部门需要将工程开展状况作为基准,选取高素质水平技术人员,能够有效控制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并且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施工人员、指导管理人员,提高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结束语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施工技术的选取以及建设管理工作也需要贯彻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及其发展,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等。完善且科学的施工管理工作则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从工程开展前的准备工作、开展中的施工管理等方面加强管控力度,同时施工部门也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得工程管理更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熊洁.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209.
        [2]吴兴加.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6):64+66.
        [3]孙跃.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9,39(04):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