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管理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宋德萍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宋德萍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库建设越来越多,水库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襄阳市保康县水利局  湖北省襄阳市  441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库建设越来越多,水库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的目的,针对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完善和优化措施,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从水库管理实践来说,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调动群众的参与,形成强大的保护力量,逐步推动环境改善工作,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
        关键词:水库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
        引言
        如今经济发展已经和水资源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水资源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农业和工业,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水资源既可造福于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尤其强调合理利用、有序开发,以达到蓄洪滞洪、兴利除害的目的。水库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利除害的目的,但水库建成之后就必须对它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使它充分发挥效益并减少和避免水库本身存在的弊端。
        1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污染物处理不到位
        水库运行中污染物的存在,影响着水库水质,因此要做好有效处理。若处理不当,则极易引发营养物质失衡,甚至造成水生物死亡,威胁饮用者的身体健康。水库不仅承担着防洪抗灾任务,还负责保障群众安全用水,因此水库管理要强化水质管理,落实污染物处理方案,保障用水安全。
        1.2水库综合利用需水图在编制原则方面存在局限
        在编制水库综合利用需水图时,需要根据兴利用水部门对用水量的计算结果,对供水量进行考虑,同时以综合需水图作为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依据。从这一角度分析,水库综合利用需水图的编制需要坚持“以需定供”原则,很少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研究和分析。
        1.3水库管理人员配置不足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库管理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许多水库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根本无法达到要求,甚至许多水库的管理人员都不是正式的员工,或者是他们不仅要担任水库管理人员,还要兼顾其他工作。例如,多数小型水库均聘请当地的村民进行管理,由于管理经费较少,根本无法满足管理人员的生活需要,且一座水库只能聘请1名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特别进入汛期后,要求管理人员进行值班且24h保持通讯畅通,导致管理人员疲惫不堪,更不利于水库的管理工作。
        1.4管理与治理手段待优化
        无论是水库管理,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都需要借助有效的管理与治理手段,高质量完成具体工作。从当前的形势分析,受到生产与生活多元化发展的影响,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度不断增加,需要创新管理和保护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2水库调度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策略
        2.1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水平
        按照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水平。从实际情况来说,若水库周围分布农田,考虑保障饮用水安全,要严谨种植,不可以施加大量的肥料,或者投入饲料。若水库附近聚集居民或建设工业生产厂,必须要严格控制生产生活废水,控制排放量,同时要求生产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出。对于居民的生活污水,利用现有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进行处理。按照水库管理要求,做好相应的巡视检查,保证水库周围没有捕鱼活动,以免捕鱼活动期间,运用毒鱼手段,造成水资源破坏。对水库周围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性能,例如餐饮服务建筑以及娱乐服务建筑等,因为此类建筑运行会产生各类污染物,若没有达到标准就排放,会造成生态污染和破坏,威胁着区域内的居民和动植物生存。

除此之外,严格控制库区的垃圾处理,以免垃圾不合理堆放给水库水质造成影响。结合水库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若为雨雪密集区域,那么水库周围不可以存在养殖业,以免养殖活动产生的粪便,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2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
        ①落实好管护责任制度。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分级管理的责任主体,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度,“三个责任人”必须上墙公示,责任主体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相互推诿。②健全管理机构,以确保管理经费落实到位。明确管理机构,确保每座小型水库配备好专职的管理人员,确保管理经费落实到位。③加强水库巡查,坚持登记管理制度。
        2.3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
        水资源持续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水库开发方式进行水资源的利用,虽然对生态保护以及污染预防等问题有充分考虑,但是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制约等影响。坚持发展经济思想,在生态环境方面更多的以可接受程度为限,未能实现协调发展规划。因此,需要对当前所实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进行适当转变,向着协调型水资源持续利用规划方面发展,同时注意对其理论基础、方法等内容的拓展和优化。
        2.4做好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落实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要围绕以下要点进行:①水质检测。若想保障水质监测工作的高质量落实,要明确监测的内容和要求,做好生物监测以及理化监测。实施生物监测措施,主要针对库内浮游生物和各类植物,采用相应的检测监测手段,开展检验和分析,判定是否影响水库水质。采用理化监测技术,围绕水质指标,开展相应的检测,分析当前的水质情况,看是否存在污染。若产生了水污染,要上报给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污染调查,根据污染的情况,提出治理和保护措施,保障水质达标。②建设水源涵养林。生态环境系统内,水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水资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对提升水库运行整体效益,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建设水源涵养林,发挥植物的作用,可促进水资源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进而促进生态平衡。
        2.5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管理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阶段的水库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水库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必须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出适合发展需求的小型水库管理模式。(1)吸引市场主体的投资活动,促进更多经营主体承担起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职责,同时也享受小型水库所带来的经营效益。对于一些具备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小型水库,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或者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进行开发经营,由经营主体承担起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职责,地方水利部门负责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这种方式有利于解决管理人员经费和水库日常维护费用不足等问题。(2)各级政府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提升自身责任意识,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对小型水库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完善,加强小型水库的维修养护。积极争取岗位,将水库管理人员纳入在职在编人员,由用人单位统一招考具备水库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水库,提高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并充分发挥效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艳菲,李瑞雪.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3940.
        [2]樊军.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30.
        [3]王永兵,陈祖梅,胡小梅.漳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J].中国水利,2019(07):46-48.
        [4]刘学军.浅析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