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措施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彭尔澍 肖菲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
        湖北建艺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以及绿色建筑设计有了更高要求。绿色建筑设计逐渐在建筑行业中普及,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及作用,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要素;措施
        引言
        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建筑行业中,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加快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作为设计人员,就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更多的技巧与方法,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施,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1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第一,减少施工成本。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综合效益,而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实现以上目标。首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进行科学的指导,减少能源损耗,减少成本。其次,通过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能够为贯彻落实节能节排发展理念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二,完善建筑材料,提高用户的生活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材料,由于其本身包含很多有害物质,比如:很多装修材料都富含甲醛成分,这样除了污染环境,还会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在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后,通过不断完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建筑材料中包含的有害物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素分析
        2.1人文要素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都离不开房屋建筑。因此房屋建筑的风格、环境,将影响着人们的心情与生活质量。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就要满足人文要素,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实际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人体工程学、绿色建筑发展以及设计理念,展开绿色、环保、健康、安全设计工作。才能既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又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2.2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合理的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可以有效的节约建筑成,有效的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融合污水池处理技术、昼光照明技术等等,合理的利用各种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水资源以及电力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有利于降低污染。
        2.3技术要素
        建筑设计技术,将决定着绿色建筑的质量与行业发展。因此技术要素,也是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只有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大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实现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有效结合。既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又具有现代化气息。
        2.4增强建筑规划以及环境的整体协调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合理的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综合自然环境特征,保障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实践中要综合绿色建筑技术以及自然景观等因素,合理进行景观规划以及设计分析,进而达到优化环境品质的目的。


        3绿色建筑设计的措施
        3.1合理应用环保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是关键的内容,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质量。在建筑材料应用中,要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合理的应用塑料金属复合管等材料,应用绿色环保的节能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避免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的应用绿色的材料,融合绿色建筑技术,达到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目的。
        3.2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中,方案设计可谓是重中之重。选材时,应以地域特征为基础,控制成本与效用,保证建筑围护性能的热工指标。如选取聚氨酯板、发泡陶瓷板等作为保温材料,不仅导热系数较小,吸水率低、容重较小,且防火可达到A级耐火标准;同时也能保证建筑的美观性,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强绿色建筑的运用价值。对于风力较大的地区,应考虑人们室外活动情况,进行风环境设计。对于室外环境噪声较大的地区,应进行隔声设计,减少噪声的干扰。而对于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区,则需重视选材的防震性能,并结合减隔震设计,保证建筑的稳固。设备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更是必不可少。合理设计建筑供配电系统,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参数,尽可能减少三相不平衡的情况。使用节能照明系统,高效光源,并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满足使用需求。给排水设计中,通过节水系统提升用水效率,利用雨水中水回收系统减少雨水污水处理排放。采暖设计方面,热能回收系统、暖通变频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技术的运用,可大幅减少供暖能源消耗。同时在设计时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更好的控制设计质量,使得建筑品质得以大幅提升。
        3.3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能源与资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强,在建筑工程中合理的应用可再生能让,是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关键内容。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了地热、风能以及太阳能等资源。在进行建筑结构的光电功能系统设计中,要综合当地的用电需求,建筑运行特征等因素,充分的增强系统的适应性以及时效性。在建筑结构的表面进行太阳能板的设计,合理分析光照状况,保障光照放电可以充分的凸显太阳能板的作用。聚光太阳能构件要在光照量较小的区域中应用,通过光伏发电体系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达到提升太阳能利用率的目的。
        3.4做到因地制宜
        首先,作为设计人员,需要对当地的地理位置,展开详细的调查分析,做好选址与朝向设计。然后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比如可以将建筑的朝向统一设计为南面,让太阳光充分的照射进来,降低电能的消耗量;并且采用高低依次错开的方式,尽量让每一层都能够照射到阳光;还可以在顶层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来满足日常的热水、照明需求。其次,根据当地的地质地形,做好室内环境设计。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就需要做好隔热保温设计,通过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减少室内温度的散失量。还可以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满足夏季的通风乘凉需求。还要适当的通过窗户面积的增加,让太阳光照充分照射进来。而我国的南方地区,夏季比较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因此就需要做好通风散热设计,增加室内环境的空气流通性,将多余的热量与潮湿排出去。还要通过窗户设计,来避免多余的阳光照射进来,增加室内温度。最后,可以通过规则的平面设计,来减少建筑平面的变化。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进行全面分析,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可以充分的满足人们居住以及生活的实际需求,有效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造成的破坏以及应用,在实际的设计中要对建筑技术进行优化完善,充分的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而为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祥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8(1):23-24.
        [2]杨建明.现阶段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8(18):47.
        [3]徐振宇.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4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