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对坝址选择是其中的一个相当关键的流程,对坝址进行选择时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以及自然条件进行勘察,尤其要加大对该工程建筑区域的地质的勘察力度。在某一个区域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该区域的河流以及水文地质由于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建造进行一定的适应,就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造成很多不稳定的状况比如水库出现渗漏或者坝下游河床出现冲刷现象等,这会直接对整一个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程度以及质量水平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的建造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准备措施,要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进行严格缜密的勘察,提高相应的建筑技能,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在选择坝址的时候需要全面地考量整个水利工程所能够带来的作用,从而确保该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能够满足相应标准。
关键词:水利工程;坝址选择工程;地质勘察
引言
水利工程在坝址选择和建设施工中有着自身特点,相较于建筑工程,其需要对地质勘查知识和工程水文地质有正确的认识。水利工程建设会使河流和水文地质发生适应工程发展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变化会导致水库渗漏、坝下游河床冲刷和水库彼岸不稳定等现象,可能会危及到工程建设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考虑,从地质勘察、施工准备、施工技术和隐患防范等环节确保质量问题。在水利工程坝址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到主体建筑的质量状况,还要做好引水、发电厂、航闸施工等建筑的地质条件,保障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1影响水利工程坝址选择地质勘察条件
1.1勘察区域的稳定性
以某坝址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城区15千米,公路直通,对外交通方便。通过地质构造等分析,断层远离工程坝址,对坝址建设没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坝址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质条件非常多,必须要做好充分考虑和认真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相关的处理。单就区域稳定性而言,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工程后期的发展。因此在建立坝址之前必须对其地壳的稳定性进行相关的勘察和研究,根据具体的数据资料,分析地震安全等级和生产部分的安全性,力求对地质灾害做好有效的规避。
1.2勘察区域地貌特征
仍以某坝址为例,该河段的河流流向为130°~133°,河谷对称为典型的U型谷,下游水深1.2米,库内水深15.57米,且坝址周围存在坚硬的沉积岩,非常适宜建坝。在水利工程坝址选择的过程中,勘察区域地貌特征直接制约和影响施工条件。因此在具体的施工选址过程中,尽量选取V型谷或U型谷进行设计。同时建设重力坝时,对于周围河谷的谷床地貌要求也比较高,坚硬的沉积岩地表非常适宜建设坝址。在具体的勘察过程中,要注重对地形地貌的整体分析,对结构和特点以及土层进行研究,认真考虑好坝址的正确选择。
2水利工程坝址选择工程地质勘察优化措施
2.1完善地质勘察分析手段,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科学性
当前社会发展新阶段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水库坝址选择在地质勘察工作上的新标准,对提高当前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转变与创新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理念方面,能积极引进具备现代化地质勘察意识与工作能力的人才,组建一支具备现代化工作理念的工作队伍,并强化在人才聘用过程中关于工程地质勘察综合能力的考核标准。
其次,在水坝科学选址的建设工作中,要加大关于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等相关内容的宣传工作,通过板报、宣传海报等传统宣传形式与自媒体公众号、短视频等信息化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水利工程项目内部营造出重视地质勘察、加大地质分析力度的良好氛围,进而有效提高社会各界对水库坝址选择中工程地质勘察的有效认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地质状况不合理而造成的工程安全事故和问题。例如,采取原位测量的方式,触探试验、承压板载荷试验、原位直剪试验以及地应力测量等方式,掌握地质信息,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参考。
2.2推进工程地质勘察分析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在水坝选址过程中,应当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基于我国工程建设水平提高的现实要求,要立足于不同地区、不同施工标准等的现状,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推广工程地质勘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从而对不同工程目标区域环境的下地质情况形成深入了解,逐步探索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水库坝址的选择与建设模式。
2.3天然建筑材料的应用
在选择水利工程坝址的时候,也可以应用天然建筑材料。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很多水利工程项目一般将坝址选择在山区或者一些河谷地段,这使得建筑材料的采购以及运输的难度增大,在选择坝址的时候可以先对周边环境进行考量,看能否在附近找到可以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若有,则可以加以应用在施工之中。比如工程中的一些砂石或者黏土,在天然环境中就相当地常见,如果施工单位能够对这些天然建筑材料加以有效地利用,可以大大降低施工的成本,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并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开展坝址选择以及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详细地记录区域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的多个方面比如材料的数量、质量和开采条件等,这能够对坝址选择的实际操作以及整个工程项目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强化地质勘察与分析工作队伍的培训和建设
积极推进工程勘察队伍建设,加大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在水库坝址选择中的重视力度,通过培训、进修、地质勘察经验座谈会以及线上理论课程学习等诸多形式,深化相关工作人员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认识,对地下水水位升降、岩土性质及其分布与形成规律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内容加深了解,进而有效防止地质条件影响下出现水坝岩土体崩解、弱化及一系列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问题出现。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坝址的选择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它能够对整个水利工程建筑的安全、经济效益以及正常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展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对坝址选择进行相应地质的严格勘察。通过坝址所处区域地质的勘察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和分析,对地质的有利条件进行充分地利用,对不利的地质条件进行有效地规避,从而使得能够更加正确并且合理地进行对坝址的选择,可以更好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程度和安全程度,进而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使得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李明超,周四宝.水利水电工程多源地质数据集成处理与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5,35(2):73-76.
[2]周洪福,王春山,聂德新,等.江坪河水电站坝址区初始地应力场三维数值反演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6,36(1):82-85.
[3]潘玉珍.葛洲坝水利枢纽坝基软弱夹层(剪切带)演变趋势地质分析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5.
[4]李岩岚,潘峰.灰渣筑坝岩土工程勘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J].勘察科学技术,2016,(s1):94-97.
[5]朱瑞,潘纪顺,任云峰,等.高密度电法在水库坝址区勘察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5,24(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