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谷莉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谷莉
[导读] 摘要: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北京市中山公园  北京市  100000
        摘要: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自然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由于城市的发展与绿地的建设有着一定的矛盾点,所以我们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绿化形式,园林植物色彩与搭配与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利于改善城市微环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色彩搭配;创新
        引言
        不同色彩给人的感受不同,这种心理上的感受直接受到观者年龄、身体状况、情绪以及环境氛围等因素影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色彩心理学为指导,综合分析色彩与设计主题和环境,让色彩更好体现景观主题、风格及环境氛围,给人带来视觉和精神享受,积极影响人们的精神情绪和身心健康,一直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初衷。因此,色彩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色彩增添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是园林景观设计一直探讨的重点,通过探究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园林景观设计能为城市提供景观色彩更加丰富的绿色空间。
        1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方向
        在我们的城市当中楼房是越盖越高,很多人都会感觉城市中的视野范围内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给人一种“压抑”的心情,但在生活中增添点绿色则会调节人们的心情和神经。园林植物色彩与搭配与景观设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绿化,能够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审美效果,在消除噪音方面也要优于传统绿化形式,还能有效改善内部的空气质量。通过优化园林植物色彩与搭配与景观设计,给人以一种舒适美观的感受,间接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
        2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园林科学照明
        科学照明设计的第一步是把握照明的整体性,通过环境调查、区域试验、照明总量控制,形成方案的总体布局。环境调查的任务是对园林夜景及绿地环境加以分析,划定照明区域,计算光照水平。区域试验是根据调查结果对重点照明区域进行光照试验,设计方案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调整,通过试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对比会发现预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方案。照明总量控制是将园林景观照明分为若干区域,通过不同区域的单元整合和资源调节,将孤立的点式分布景观连成线,利用照明手段将不同线连接成景观面。科学照明设计的第二步是照明的详细设计。围绕景观的观赏路径合理布置沿线景观顺序,根据游客视觉焦点和景观层次人为划定主照明区域和次照明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布设灯光设施,利用灯光色彩更加突出景观的层次感。科学照明设计的第三步是选择照明方式和照明灯具。夜景观的照明要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呈现园林景观的美学效果,其照明方式主要有投光照明、轮廓照明、剪影照明和层叠照明,要根据景观效果和周围环境特点选用照明方式。照明灯具主要包括泛光灯、嵌入式埋地灯、水下灯、庭院灯和草坪灯,灯具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景观类型和场地特点,做到灯具和景观的协调科学照明设计的第四步是照明的深入设计,针对景观的组成元素对各要素进行照明设计,包括道路、植物、建筑和景观水系统4部分。人行道照明的关键问题是将道路安全性和美学特性做到有机统一,例如道路中的台阶既要有一定的光照使步行者能区分台阶踢面和踏面,又要结合景观特点展现道路的曲线美。植物照明的目的是通过照明手法给予植物一定的光强,在不损害植物健康前提下促进其光合作用的进行。建筑是景观的主体部分,对建筑物的照明设计要从作者的情感出发,充分考虑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对于不同情感的表达采用不同色调甚至采取无照明方式,同时要考虑建筑照明和整体照明效果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充分发挥光照效果。

景观的水系统包括流水、池塘、喷泉等部分,要根据不同水系特点采用水下照明或水上照明形式,用不同方式展现水在夜景观中的灵动性。
        2.2依据协调性原则进行设计
        与传统色彩相反,彩叶植物可带来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差异会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色彩丰富的彩叶植物可增强花园景观的景观设计美感。在规划和设计花园时,可使用整体、和谐的审美标准来更好地反映花园设计的现代感与艺术感。同时,能以更合理的方式展示花园设计的艺术造诣。当前,有许多地区忽视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应用。虽然色彩丰富,但整体效果参差不齐,使各个植物之间不能形成视觉上的呼应,给人杂乱的视觉体验。究其主要原因是设计师没有注重彩叶植物之间的有机组合。因此,在花园景观的中期设计阶段,景观整体效果必须看起来更舒适,更有层次感,并且必须考虑设计的协调性,以此为基础,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到更好的感染力。同时,要重视环境主调色彩选取的重要性,它对园林 景观的整体效果具有统领作用。在选择配色调及用量上也要 特别注意,要主次分明,使设计效果更加合理协调。
        2.3制定园林植被规范标准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园林绿化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是不能让它“野蛮生长”,政府有关部门要注重对于这种新型园林景观绿化模式的规范性管理,让法律部门、科研部门、技术部门等联合进行建设标准、种植标准的制订与完善。标准和规范要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弹性,由于我国园林绿化还在摸索阶段,需要在不断前行中找到规律,为今后的标准优化留有一定的空间。绿化在效果上优于传统型绿化,但是经济上还缺乏竞争力,很多人还没注意到它的长处和优势,政府要在这方面起到积极带头作用,加大绿化的正面宣传。
        2.4植物色彩的四季变化布局
        在了解色彩构图的基本原理上,关注植物四季色彩变化规律,并结合与场地相关联的建筑物色彩和背景的基色调等,进行植物种类选取和色彩搭配设计非常重要。在园林景观设计运用色彩的特性及组合效应时,一般春秋季多用暖色花卉给人温暖,夏季则用冷色花卉给人凉爽之感;在大草坪上点缀少许暖色、白色和互为补色的花卉,让人感到鲜艳夺目。在经常举行活动的场所,选择色彩变化不大的植物,并配以暖色系或互为补色的花卉,以烘托热闹欢乐氛围;在安静休闲场所,可以选择冷色系植物营造悠闲、轻松的环境气氛;另外,采用常绿与彩叶搭配的植物群落也能取得较好的色彩效果。总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效果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使得植物色彩的四季布局更加合理,满足更多场所的需要。
        结语
        总之,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精神文化的需求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对大多数城市人群而言,公园绿地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园林景观环境与市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影响巨大。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绿地空间在植物的选择和色彩运用上就显得尤为重要,适宜的环境色彩及植物群落色彩所营造的景观空间,对市民的身体健康和情绪调动都有积极作用,需要设计师多多学习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使园林景观设计能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舒心、温暖、有益健康的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鸿红.色彩与心理[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4).
        [2]王丹.居住环境中的色彩心理效应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
        [3]沈佳立.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9(15).
        [4]郑剑.试析民族服饰色彩与宗教文化[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