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 李顺毅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顺毅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能源已经成为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能源。
        身份证号:44142119830302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能源已经成为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能源。但是由于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对于电能的消耗也逐渐增长。电力系统必须要进行发展改革,以适应当前的能源形势。电力自动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究,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
        电力系统是电能生产和传输的载体,是维持社会稳定发展和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是必然的选择。电力系统自动化不仅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为城市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同时还能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电力能源的生产成本,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一)通信技术的应用
        当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通讯技术是基础中的基础。自动化的实现需要通信技术的信息传递,因此,通信技术是组成电力自动化体系的主要技术。通信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传递到计算机处理中心,处理中心通过对数据的运算,下达相应的指令,这些指令依然需要利用通信技术传递到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调节。由此可见,通信技术对于电力系统作用非常关键,一旦通信技术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电力自动化体系的运转。当前的通信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远程控制、电力系统的实时信号传输和大容量信息内容的高速传输,主要技术内容为光纤通信。
        (二)集中管理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覆盖范围广,包含了电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电单位。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庞大的用户量管理起来非常的复杂,往往需要设置详细的岗位组织结构,对用户进行管理。这种用户管理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同时还容易发生错误,给电力系统的运营造成风险[1]。通过集中管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整个配电体系中的所有用户都在集中管理系统的控制范围内,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对用户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实现快速管理。而且集中化管理降低了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节约了运营成本。不仅如此,集中管理自动化技术能够根据配电网内用户的特点和类型,进行集中整合,合理进行能源的分配,为电力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帮助。
        (三)综合性控制终端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需要控制终端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控制。这种调整可以是人为控制的,也可以是非人为控制的。人为控制是管理人员对控制终端下达远程指令,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管理。非人为则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的分析,选择当前最佳的运行状态,下达相应指令,控制综合性控制终端进行电力系统的调节。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调节,极大的较少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人工维护,不仅电力系统控制的精确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还能够进行配电网数据的共享,为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应用于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评估和故障查询处理有着非常高的价值。传统电力系统数据的处理需要人工进行,只能进行简单的记录存档,使用效果不佳[2]。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不仅能够实现大量数据的快速处理,还能够根据数据情况分析电力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质量故障评估,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通过自动化处理后的数据,会上传到电力系统网络之中,进行数据的共享,丰富了电力系统数据库,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和支持。
        (二)应用于自动化的电网调度
        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另一领域就是电网的调度。传统的电网调度依靠人工进行,这种电网调度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人工进行电网的调度对于工作人员的经验依赖严重,而且由于电网信息反馈之后,人工进行电网调度往往效果不佳,难以进行预测和适时调整[3]。通过自动化电网调度技术,电网的调度方案和指令完全依靠计算机下达。通过计算机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情况和电网工作状态进行预测,提前进行电网的调度,使电网长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避免由于配电网的调度失衡发生故障。
        (三)应用于配电网络的设计和优化
        早期电网的设计主要依据区域用电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电能用户增加,而且不同用户类型对于电能供应的要求不同。传统的配电网络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电力需求状况。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络的科学设计和优化。不仅能够满足配电网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还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电能的损耗,提高配电网络的工作效率,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云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的应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这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有着非常巨大意义。5G技术不仅仅是网络通信的革命,同时也是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变革。云计算、云存储和云共享可以通过5G技术实现普及。电力系统通过云技术可以提高自身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实现电力网络的智能化管理[4]。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产生的实时数据进行上传后,经过云计算对其进行分析评估,能够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案,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二)变电站自动化发展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对于电力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意义重大。当前电力自动化技术并不成熟,在变电站内只能实现部分功能的自动化处理,对于复杂的操作,依然需要人工进行处理。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智能程度将会得到提升,对于变电站等复杂的电力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调控,完全解放劳动力,使电力系统的依靠自动化控制管理中心控制运行[5]。而且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能够将变电站数据进行共享,实现区域内的资源调配,将冗余电能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三)电力安全的自动化管理
        电力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力企业关心的头等大事。但是由于电力系统过于庞大,线路老化、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的影响,电力系统的故障难以消除,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无法完全保证。一旦电力系统发生安全问题,就会影响配电网内的电能供应,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在未来,电力系统安全将完全依靠自动化技术进行预防和管理。不仅能够相处人为管理误差,还能够根据设备和线路的信息反馈,发现故障预兆,将安全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技术目前已经在电力体系中应用,并且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处理、电网的自动调配。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很多复杂的工作依然需要人工进行。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逐渐解放人力资源,实现电力系统的完全自动化运行,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能供应服务。
        参考文献:
        [1]马辉.浅议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名城绘,2018,000(007):589-589.
        [2]王学虎.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品与质量,2018,000(009):144.
        [3]张宇佳.刍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8,No.266(12):162.
        [4]杨松.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数码世界,2019(1).
        [5]梁颖.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通信电源技术,2018,v.35;No.173(05):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