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配电网设计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王新亮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科技水平发展的十分迅速,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山东寿光巨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科技水平发展的十分迅速,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本文基于智能配电网的结构和技术,研究智能配电网的设计,寻求合理的优化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配电网的优势。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设计;电力系统;实践应用
        引言
        电力与社会生产有着直接的联系,电力系统要对各类设备设施的运行提供基本能源,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而电能要经过配电网,才能从电力系统传递给用户,发挥出实际的价值,这样配电网设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而当下电力配电网随着技术更新也在发展,智能配电网是电力行业的重要趋势,加强对智能配电网的科学化设计,提升智能配电网各方面性能,是当下电力企业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
        1智能电网配电的发展背景
        智能电网配电是近些年提出来的电网配电思想,其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主要包括高级配电运行、高级输电运行、高级量测体系及高级资产管理等。实现电网配电与用户进行双向互动,提高电网配电系统对自然灾害与外界干扰的防御能力及自愈能力,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智能电网配电的实行可以对供电需求进行自我调度,对配电供不需求现象进行改善,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智能电网配电是时代发展的必要产物,其符合人类绿色技能意识,在有效的环境下实现可再生资源最大的利用率。智能电网配电在自动化、信息技术、互动化技术的辅助下,为社会生活、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高效运行的配电供电。智能电网配电可促进世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其可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传统的火力发电改善温室效应;其次其优化了能源结构,为用户和电网提供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电环境;最后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智能配网主要内容
        2.1对数据进行集中采集与监控
        当前对配网运行中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需要充分发挥无线光纤技术的应用价值,创建不同节点。节点能够更好地实现配电终端与广域IP通信。比如目前各个电力用户连接的基本端口以及配网调度中心。通过对传输的各项信息进行处理,能够更好地解决通信处理问题,使得电子信息与用户需求各方面相互协调。
        2.2DER并网技术同样也是智能配网设计中的关键性技术
        利用这一技术对调度和微网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细节来分析,DER并网技术集中体现在对配电网络的保护技术上,它可以识别和检测到配电系统和机器的相关接口是否连接正常。就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相关的工作以及设计人员一般会对不密集安装的DER技术进行管理和监控,以保证DER技术发挥出应有的效应,从而大力提升系统的正常有序性。此外,微网也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可以在主网之外单独运行,有着较强的独立性特征。
        2.3高级自动化配电
        运行和配电管理方面实现的自动化是高级自动化配电的变现形式。在运行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进行实时监控技术,综合自动化配电的功能,最终实现机器设备的管理和自动化应用。对于用户而言,通过自动化配电的应用,可以实现自行抄表,同时还可以自动的实现对信息的相关管理工作。
        2.4智能配网中的高级量测体系
        它主要是李利用只能电报,用之前已经计划好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对相关的数据结果进行收集,并分析用户的用电信息和数据,高级量测体系主要是用户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来连接用户和配电系统保持互动的重要技术手段。
        2.5故障分离技术
        故障隔离主要是对配网电力进行限制,通过超导技术使用对电流进行限制。

目前配网中融入故障隔离技术对完善智能配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配网设计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在配网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结合各项先进技术,使智能配网可靠性不断提升。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采取在线监测措施,对配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监测,通过维护措施使得配网正常运行。
        3智能配电网设计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应用
        3.1根据智能配网设计目标需要对配电系统功能进行明确划分
        例如对数据的监测,比如对三相电流、电压以及功率等进行记录,将不同时期记录的数据值以及平均值等进行反馈。数据报表自身具有存储功能,能够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建立完善的工作日志。数据自身还具有良好的传输功能,在无线系统的作用下能调控各项数据信息,获取不同统计信息内容,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应用。此外,还需要完善配网运行故障检测与检修功能,变压器以及各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个如果出现各类小故障,在自动报警的基础上能够自我修复。
        3.2智能配网的具体设计分析
        从目前的适用情况来看,智能配网系统设计应当具备以下六大功能。
        其一,良好的数据统计和监测功能。要定期对像是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做功功率、无做功功率等的交流电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还要对小于25次的谐波电流和小于15次的谐波电压进行统计和记录,并且按照这些记录得出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将这些结果反映给主站。
        其二,灵敏的开关控制状态。在配电网的监测终端,能够对线路开关的相关状态进行采集和分析,如果开关的状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系统就能记录发生变化的具体时间以及变化前后开关的状态,而且还能对外部电能表因为变化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有着较强的智能性。
        其三,报表信息的存储功能。要对每天和每个月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并做好统计日志,通常情况下每天的数据信息的统计日志能存储一个月左右,每个月的数据信息的统计日志能存储一年左右。
        其四,数据传输功能。数据传输功能是智能配网系统应当首先实现的功能。就目前的设计情况来看,该系统可以利用GPRS无线系统对外部电表的信息数据进行控制和读取,并将这些数据统计和存储起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实现数据通信的功能,同时也能将远程的一些数据参数功能应用到整个系统中来,增强系统的兼容性。
        其五,故障的自动检测功能。在整个系统设计中,故障的自动检测功能可以对变压器的相关输出电流以及电压等各个数据板块进行检测,如果电流、电压越限,系统会收集和汇总产生故障的原因,并传递给主基站,由主基站汇总之后报警,这个过程是非常迅速的。该系统也应具有很强的灵敏性,对故障的判断及时、准确,最大限度地保证用电安全。
        其六,诊断和恢复功能。对于一些线路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故障,系统有一定的记忆功能,能够智能化地处理这些故障,自动地进行修复。如果实在不能做到修复,系统则可以迅速地将故障信息诊断结果传递给工作人员,然后向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位置,并提供一些解决该故障的思路,给工作人员检修提供一定的方便,大大节省了故障检修的时间。
        结语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网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配电系统又在智能电网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生活不断提升,对电力系统的配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关技术人员就务必要加强对智能配网设计的重视,正确认识到配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高智能配网的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供电途径。
        参考文献:
        [1]宋鹰,耿卓.智能化配电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366-1367.
        [2]卢小海.中山供电局智能化配电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129-131.
        [3]曾灵.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探讨[J].硅谷,2014,(23):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