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惠民安居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之中,地下工程量与总面积较以往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高层建筑工程方面,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因为,土地价格飞涨以及建设成本升高等影响,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的同时,地下工程也随之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地下商业工程、地下停车场以及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等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建筑防水的施工质量不仅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保障居民居住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影响着建筑主体的安全与稳定。地下室防渗是建筑工程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性能的必要性
伴随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住房需求量逐年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要想保证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在建设高层建筑工程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特别重要。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由于位于地表以下,如果其防渗漏施工不达标,容易引发严重的渗漏现象,缩短高层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通过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的防渗性能,做好防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可以避免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出现较大面积渗漏,进而延长高层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2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工程设计问题
设计人员在实际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主观认为钢筋混凝土的实际厚度达到相应的数值,就能够满足防水设计要求,在此过程中忽视了导致高层建筑地下室出现渗水现象的其他因素。如果在施工建设期,施工人员没能严格管控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在后期施工期间,混凝土自身的碳化速度就会加快,就会使钢筋产生锈蚀现象,进而就会使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出现裂隙,无形中加剧渗水现象的发生概率。甚至一些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人员的对防渗漏标高的设计缺乏有效性,没有充分考虑地下水水位上升以及雨水旺季对地下室造成的影响。在对地下室中墙角和底板结合处进行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合理将其设计成圆弧角或是坡脚;如果设计人员一旦将其设计成直角,就会使地下室产生渗水的现象。
2.2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在混凝土拌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站没有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标准配合比开展抗渗性能试验,增加了施工配合比的不合理性,进而就会对混凝土的抗渗的性能造成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施工人员未能准确计算混凝土浇筑速度与供料速度之间的关系,导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出现的供不用求和无法连续性浇筑的问题,这样就会使混凝土之间产生裂缝的现象,进而使地下室出现渗水的现象。如果在地下室预埋件或是钢筋密集位置,没有对其进行坍落度实验,而是运用其他部位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就会增加该部位下料难度,在较难振捣的状况下就会出现缝隙,进而就会降低地下室的防渗漏性能。
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结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防水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经营管理是防水主体工程的关键因素。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来说,防水施工技术上的主导主要是建筑防水施工的结构设计和密封材料的选择。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方案设计的抉择和制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施工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防水施工的单位质量和特殊效果进行合理设计和制定的。
3.1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管理理念
在项目管理预评估阶段,应结合项目本身,使施工人员对于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整体施工方案为基础,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对项目工程中的各项细则进行细化研究,以施工方案为基础,完善所对应的项目工程要求,一切向设计看齐。项目监督部门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以提高项目水平和质量为主题目标,履行好自身职能,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察与审核,将各项防渗处理落实到位,从总体上提升项目人员的管理理念。
3.2把控好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好坏与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在各工艺流程开始前,应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施工的各项施工中的问题,尤其是材料问题,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审核,预先进行材料验收和管理。如今各类新型防渗防水材料层出不穷,在合理利用新型材料的同时,更应当进行仔细甄别和严密检查,做到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相关施工问题,在实施材料管理与审核的基础上,做好整体的管控,努力提高项目质量水平,提高整体效率与管理水平。
3.3各类细部节点防水施工要点
3.3.1合理进行施工缝的留设和后浇带处的留设
地下防水混凝土中,施工缝处及后浇带处是造成防水最薄弱的部位之一。在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中,面积较大或长度较长的顶板一般留设后浇带,有利于工程施工。但在后浇带的两侧混凝土接缝处,极易出现渗漏现象。这是由于通常后浇带部位混凝土的施工过早,导致此处混凝土两侧的高差较大,由此导致后浇带两侧的拉应力过大,从而出现后浇带裂缝。此外,混凝土浇筑之前未能彻底清除后浇带接缝处的碎片、垃圾或者原混凝土表面未进行凿毛处理,以及长时间暴露后浇带底板位置接缝处导致泥污沾染且未能处理干净,均可对新老混凝土结合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渗漏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若设计中存在局部不合理现象,也可导致渗漏发生。根据以上分析,在后浇带的施工时,如果为收缩后浇带,则应在两侧混凝土已经成型六周后,基本已经完成两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后,方可进行后浇带施工,如为沉降后浇带,则应待主体结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3.3.2预埋件、钢筋及穿墙螺丝等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在双排钢筋之间设置撑环及撑角,加设保护层垫块于对应位置,对于撑环及撑角来说,每一端做好2道以上绑扎,固定钢筋方式选择焊接,确保慎重可靠。混凝土强度足够情况下,将混凝土凿除20至30毫米深并将止水螺栓截去,采用微膨胀细石砼对墙面及螺栓孔进行修补。
3.4防水产品的防护
防水层的建设应该是成品保护,建设运营商应该基于事件的序列,为了避免太多的人为破坏,防水层不允许有人在其上工作。在固化之前,养护时间后,防水层已经完成;地下室地板、屋面等防水层施工应尽快完成,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防止人为因素对防水层造成损坏。同时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应重视一点,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注意水源的问题,因为地下室过于潮湿,会导致水源的淤积,造成水源在地下室内部储存,有可能就会造成地下室漏水的现象。而在进行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慎将水源带往地下室,一定要进行各种干燥手段,实现水源的有效清除。其次就是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如果身上存在有水的现象,一定要换上相应的衣服,实现水源的有效隔离。同时在现在地下室施工时,如果实在难以避免水的问题,一定要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地下室水源渗漏拥有一道保障。在完成地下室基本的建设之后,一定要对地下室内部的水源问题进行基本的检测,确保地下室不存在漏水现象之后,再进行后期的投入,确保地下室的漏水问题可能性降到最低。
4结语
综上,通过对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原因与解决对策进行全面化的分析,例如完善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科学选择防水材料、加强成品保护力度等等,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帅,周永红.试论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6).
[2]赵永丽.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及监督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19(13):123-125.
[3]张俊荣.高层房建工程中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