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申玉东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就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常用的预应力锚索与岩土锚固两种技术地运用展开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身份证号:13018219881007XXXX
        摘要:文章主要就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常用的预应力锚索与岩土锚固两种技术地运用展开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治理;预应力锚索技术;岩土锚固技术
        一、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预应力锚索技术
        1. 岩土工程边坡锚固技术作用机理
        预应力锚索技术的主要作用机理有两方面,第一是通过预应力锚索来减少岩土体的下滑作用力。第二是通过增加潜在滑面上的作用力,提高潜在滑面的摩擦阻力。岩土体预应力锚索发生作用后,会将其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提高整体的抗拉、抗剪和整体强度,减少滑坡作用力的破坏,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强岩土体自身结构强度的发挥,以起到稳定边坡的效果。
        2. 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预应力锚索的应用
        2.1 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预应力锚索的设计
        预应力锚索设计需要根据加固边坡的环境来进行考虑,一般宜选择绳索形式和布局,确定锚索的承载以及锚固长度等基本参数。首先需要开展的工作是实地踏勘,尤其是锚固区域,要进行工作介质性质实验及收集相关工程资料,掌握锚索设计的相关参数。其次要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其中包含了锚索与岩土层的固定方法,以及锚索可能会出现的破坏形式,计算锚索在岩土层中的埋深,同时还要兼顾到群锚的相互作用关系,计算出合理的锚固力和锚固长度。
        2.2 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设计
        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预应力锚索施工,是指将锚索全部构架与边坡岩体组成一个整体,再具体施工环节涉及了钻孔、制作束体并将束体放入到锚固孔中,固定束体下端、制作外锚头,然后施加预应力来完成剩余的施工工作。对于施工工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设计的要求和调查实验数据,架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的架设需要注意施工平台和承载的大小、数量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在钻孔的过程中,潜孔钻机钻孔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孔内坍塌导致埋钻和卡钻的问题,要额外注意这些情况的发生,选择合理的钻孔参数。锚索的编制应该做好检查和表示工作,尤其是要注意挤压头的检验和防护,做好安全准备工作,根据施工所在的地质环境,宜优先采用束体放孔的方式,并进行注浆固定;在进行张拉锁定时,需要提前做好张拉的准备,选择合理的张拉方法,并注重补偿工作。
        2.3 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毕的动态监测
        对于预应力锚索加固工程的监测包含了诸多内容,如预应力锚索试验、预应力锚索加固工程检测及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根据施工流程的时间来看,首先进行预应力锚索试验,其中包含了验证性试验、适应性试验和验收试验,这一系列的流程操作主要目的是验证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以确保达到边坡治理加固的目的;其次进行的预应力锚索加固工程检测,主要对所采用的原材料、工序记录、性能实验报告、施工异常等问题的处理的检测,确保预应力锚索是按图施工、按标准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最后进行的定期检测维护,也就是对整体完工后的定期检测与维护,需要应用现代监测设备,对岩土工程边坡的位移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二、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中岩土锚固技术
        1. 岩土锚杆技术类型
        1.1 锚固洞法
        通过使用锚固洞法能够降低抗滑力,同时也可以提升边坡稳定性,满足岩土工程施工要求。所以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处理时,需要合理使用加固锚固洞法,遵循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施工原则,不断提升加固处理效果。在面对统一结构面的锚固洞时,需要借助跳动开挖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抗滑力,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1.2 喷混凝土护坡法
        目前喷混凝土护坡法已经成了使用比较广泛的施工方法,在使用这一技术时需要做好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处理,利用机械开展连续施工。因此在使用中需要依靠冲击速度来提升喷射效果。从临时性支撑效果角度来讲,在强度方面相对较高,能够节约成本,提升施工的实用性。从长久性支护来讲,其强度高于现浇混凝土衬砌。所以在使用中还要配合锚杆,在减少洞室开挖量的基础上缩小厚度,实现节约目标。在喷射中由于不需要搭设拱架等,不仅增加了内部空间,同时也可以满足开挖与喷射协同开展的需求,缩短了暴露风化的时间,控制了围岩变形。
        1.3 预应力锚固
        借助预应力锚固法能够提升岩体稳固性,实现加固目标。所以在使用这一加固法时,需要做好合金锚索锚固工作,确保其位于稳定的岩土体中,并及时传输应力。对于稳定性不足的坡体来讲,在这一技术的使用下能够在施加预应力的基础上提升岩体的正压力与摩阻力,限制了稳定性不足的岩体发展,实现了加固边坡的目标。所以说预应力锚固法的优势比较明显,不仅提升了边坡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开挖量等。
        2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中岩土锚固的应用
        2.1 控制注浆材料配比
        注浆作为提升边坡稳定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就要从控制好注浆材料配比出发,遵循试验标准与要求,在提升材料均匀性的基础上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借助孔底返浆法进行施工,严禁出现中断等现象,而是要坚持一次性完成方法,确保砂浆强度能够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只有满足标准要求后才能进行锚索张拉处理。其次,在注浆中需要掌握具体情况,做好记录工作,保证批次的合理性。通过及时对浆体强度进行试验,能够掌握具体情况。
        2.2 锚杆的制作与存放
        在进行锚杆制作与存放时,要坚持从工厂或是作业棚中来进行,确保锚固段杆体中没有有害物质的存在,避免影响到注浆体的正常工作,延长锚杆的使用寿命。注浆体保护层的厚度也要结合具体情况,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设计。锚杆的自由端杆体也要及时增加光滑套管隔离层,并结合相关要求做好处理。在锚杆制作完成后要及时投入到时用中,避免出现长时间存放等现象。对于制作完成的杆体也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露天处,而是要以干燥清洁为主。
        2.3 做好边坡开挖处理
        在治理中需要先对边坡周围进行开挖处理,按照由上至下的原则进行挖掘,同时还要从具体施工阶段出发,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如在初次开挖后要保持深度为5m左右,在二次挖掘后也要控制在5m处,并借助土方进行边坡治理。
        2.4 控制好施工质量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各项规章制度与流程已经成了确保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施工人员必须要遵守的施工要求。尤其是在施工材料进入到现场后,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堆放管理,严禁出现乱堆乱放、混合堆放等现象,而是要结合施工材料具体情况,在做好合理划分的基础商业保证堆放的整齐度。在正式施工以前,需要做好材料的审查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可以说工程直观效果与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只有控制好施工材料质量,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如在施工中涉及了钢材、锚杆等,所以就要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数据对比,避免出现型号不匹配、规格差距等问题。最后,在开展焊接处理时,需要提升对焊接头的重视度,在正式开展施工前进行实验,确保焊接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甘铁柱. 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的岩土锚固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18, No.523(14):232-233.
        [2] 陈星光. 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岩土工程治理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 000(013):81-82.
        [3] 吕雨生, 杨飞, 唐文佳.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 有色金属设计, 2019.
        [4] 曹福林. 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的岩土锚固技术[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