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 广东韶关 512325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抓作风开局,以着力铲除“四风”问题这一毒瘤切入全面从严治党,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国有企业整治“四风”仍然任重而道远。当前国有企业“四风”问题持续存在和变异,犹如医学中的疑难杂症和顽症,加大惩治力度刻不容缓。
主题词:国有企业;纠治;“四风”问题;思考
一、加大整治“四风”问题力度的内在机理
加大“四风”问题整治力度是我党追求初心使命的迫切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四风”问题,令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它与我们党的政治立场和追求格格不入,极大的侵蚀了党的肌理,严重割裂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加大“四风”问题整治力度是改善党内政治生态的急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6月就指出,我们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危险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它严重侵蚀了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了党的政治生态,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的事业发展。
加大“四风”问题整治力度是广大人民众望所归的热切希望。人民热切希望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政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能够与人民荣辱与共、同甘共苦,能够倾听民意、顺应民心、为民谋利,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渴望能够生活和工作在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良好社会环境当中。
加大“四风”问题整治力度是国有企业高效运转的内在需求。“四风”问题所产生的祸害,不仅仅损害企业利益,还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滞国有企业改革建设,阻碍企业生产力发展,极大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工作效率和发展进程,直接破坏企业内部和谐和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当前国有企业“四风”问题表象与变异现状
目前,国有企业“四风”问题特别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因其有顽固的反复性,回潮反弹压力依然很大,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更为隐蔽,主要表现为:
工作虚浮,脚不踏地。常常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只读稿子不动脑子。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念稿子,无论大小讲话都要他人起草,缺乏独立思考,更没有个人思想,套话空话比比皆是,缺乏应有手段和措施。
脱离群众,与民争利。有的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爱耍权威、作风粗暴、与民争利;有的领导漠视远离群众,和群众没有共同语言;有的纯粹把企业员工当作打工仔,只关心管理层小集体利益,对群众声音置若岡闻,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对员工诉求无动于衷,同群众的关系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
身心不一,隐形变异。有的领导干部在大会小会上大批“四风”现象,但自己却心口不一,依然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违规插手工程建设、企业设备物资采购、招投标,只不过手法更隐秘、做法更高明,通过敲边鼓、暗示或隐晦语言插手干预,不着痕迹,不留把柄。
不愿担责,渎职不为。国有企业改革已逐步加强考核,也加强了执纪问责,加强了权力与责任对等的要求。部分党员干部却产生做多错多的担忧,缺乏担当进取和敬业精神。
“四风”问题现象的本质分析。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就是对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的背弃,从其本质上看,“四风”问题根本问题是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钙”、“贫血”所致,是党的宗旨意识淡化所致,是对国有企业缺乏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所致。
三、“四风”问题的思维模式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国有企业经过不懈的努力,整治“四风”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依然存在,浅析如下:
传统文化遗留的思维模式影响。人们总是相信我们党的干部在品质、德行令人敬仰,是群众和百姓的榜样,因此,人们对位置越高、权力越大的领导者,总是怀有崇敬和崇拜,这种思维模式,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放弃了对权力本身的警惕和批判,缺乏监督和制约的勇气。
世俗文化形成的思维模式影响。一是人情文化影响。中国人传统办事讲人情,讲究礼尚往来,请客送礼风气盛行;二是圈子文化影响。喜欢讲究战友圈、同学圈、校友圈、同乡圈,这些圈子更多的是为满足自己私欲所用,通过相互借力和利用,使自己违反党的原则和工作纪律踩过“红线”、突破“高压线”成为了可能。
对“四风”危害认识不足,“双责”失衡。国有企业中仍有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对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四风”危害认识不足,不能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企业生产经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将绝大多数精力放在行政工作中,对个人党性修养和单位作风建设轻量化,造成“一岗双责”失衡。
我党致胜三大法宝运用弱化。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三必访”,到员工中走家串户、与民谈心;在党内生活当中,认真开展自我批评,要敢于红脸、出汗;在企业改革建设进程中静心思考并结合实际科学规划。
四、国有企业加大纠治“四风”的途径与对策
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不仅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更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刮骨疗伤、驰而不息。
要坚守初心,提高政治站位。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枕戈待旦的政治警觉、坚韧不拔的奋斗姿态和以身示范的实干精神,坚持自我反省,提高政治站位,严惩和防治“四风”问题在国有企业当中的泛滥和变异。
要以上率下,把自己摆进去。纠正“四风”问题,最重要的是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自身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要自己常照镜子,认真对照检查,深挖自己的灵魂,发挥“头雁效应”,从调查研究、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讲话发言等具体事项做起,不断改进。
要明确责任,划清管理界限。厘清企业机关部门与基层生产单位职责边界,严禁机关部门随意将本应自己承担的部分职能职责简单下压给所属基层单位,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细化、明确管理职能和工作职责,推动责权利相统一,从制度上防止机关官僚主义蔓延。
要以下督上,依靠群众力量。纠正“四风”问题不仅依靠党委、纪委等少数部门,还要发挥群众优势,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坚持群众参与,引导广大员工积极支持和参与纠正“四风”问题,要保护好群众举报的积极性,揪出隐形变异问题,坚持用好传统的举报途径,设立便捷的举报平台,拓展群众监督的渠道。
要坚持创新,监督执纪持续发力。加大惩治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监督执纪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对禁而不绝的“四风”问题,一定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现形就抓,发现苗头,坚决遏制;灵活应用约谈、函询、提醒谈话、警示诫勉等措施,抓早抓小,持续发力。
要实施倒逼机制,追究责任。建立、完善并实施倒逼机制,防止企业决策者一拍脑袋就做出决策,防止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和投资重大失误。上级纪检机关必须对所属企业每年的重大决策,要深入企业内部和基层进行定期审核、审计和检查,对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严肃追究当事人和决策者责任;对企业内部重大人事任免和重要机构改革出现严重失误和造成企业损失的,在及时纠正的同时也要进行责任追究。
国有企业“四风”问题纠治任重道远,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长期保持高压态势,始终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提高警惕,不断创新纠治手段,综合多方力量,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罗化兰(1972-11-20),女,汉族,广东乳源人,本科,注册安全工程师、政工师。从事纪律检查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