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四川达州 636156
摘要:近年来普光分公司党委深入贯彻油田四次党代会、局党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普光气田开发生产中心任务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功能定位,着力抓思想促融合、强党建创品牌,为气田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党风工作
一、整改问题不含糊,力求实效
(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积极搭建党支部政治学习平台,“周五政治学习日”形成常态,“永远的初心”“永远的丰碑”主题党日拓展到普光发现井、张爱萍故居等教育基地,党支部通过微信、钉钉群晒风采、比学习;在开展好油田“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典型问题查摆的基础上,结合气田实际,新梳理补充6条问题,分支部开展查摆活动。举办政工和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2期90余人次,编发《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手册》《党建工作手册》900余份,8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应知应会考试,参与率、合格率100%,有效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政治定力。
(二)为了进一步促进党组织发展推动作用发挥,一是全面加强政策精神宣贯。涵盖普光工区35支参建队伍,分层分批举办形势任务宣讲20余场次,传递精神,凝聚共识,确保气田发展方向、职工思想动向与局党委部署保持一致。二是认真谋划气田发展蓝图。先后召开普光分公司一次党代会、二届五次职代会和干部大会,承接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任务,确立“六个普光”的工作方针,形成打造世界一流气田的行动纲领。三是不断提升品牌建设水平。落实油田品牌建设规划,积极参加油田、集团公司“品牌创优”等活动,向社会和媒体广泛推介“中原普光”品牌,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技术品牌,在四川省环保守信企业微信评比中名列前茅,“中原普光”品牌形象和价值不断提升。
(三)为了进一步增强组织保障功能,一是健全党建工作机制。突出“一家人”思想,每月确立一个主题召开政工例会,研究、听取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和参建单位项目部党组织党务工作汇报,同时将党建区域化考核纳入合同文本,增强考核约束效力。开展4项党建课题研究,参与“中原党建”中普光分项编制,促进气田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二是加强干部和人才建设。突出“好干部”标准,推荐基层单位见习副职4名,选拔基层党支部副书记4人和10名优秀年轻科级干部,5个正科级岗位实施公开竞聘。在局党委大力帮助下,培养油田首席专家2名,单位首席专家15名,288人报名“双师”型人才计划。三是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创新基层党支部“议事议廉”工作制度,开展物资储备和库存管理、安全生产费使用、赌博等情况专项治理,深入“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查摆,下发整改通知书32份,诫勉谈话、约谈10人,持续巩固良好发展环境。
二、对照查摆不敷衍,找准差距
(一)党员干部落实抓党建“一岗双责”规范化、模块化水平有待提升。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党群副职对抓党建强党建有了清晰认识,工作主动性创造性明显加强,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工作特长、工作岗位、认知程度有差异,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对“一岗双责”理解不透,对分管领域党的建设“如何抓”“抓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党组织委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党建区域化管理有待进一步深化固化成固定模式。近年来,我们在局党委的正确指导下,深入推进普光气田党建工作区域化管理,以党建为龙头、工会为桥梁,将参建单位纳入普光分公司一体化管理,有效促成了“中原一盘棋、普光一家人、事业一条心、创效一股劲”的和谐共进局面。
但随着油田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油田内部单位在普光气田的业务承揽队伍日益壮大,目前有35家单位成立了项目部,参建单位的人员数量、工作属性、区域位置等情况各有不同,需要层次化、差异化地制定管理措施。
(三)如何发挥好“中原普光”品牌效应,实现品牌创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按照局党委打造“五个品牌”的要求,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但如何“从优到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距离“中国高含硫气田开发运营第一品牌”的目标定位,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品牌包装、品牌推广、品牌创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大量、系统的工作。
三、咬定目标不松劲,久久为功
(一)坚持树正气,把好气田发展大方向。一是持续提升党性修养。丰富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利用线上线下措施加大“三会一课”督导力度,务实改进检查考评方法,促进养成习惯、形成长效。二是抓好形势任务教育。围绕集团公司、油田工作会议精神,分层级、分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工区深入宣贯、解读上级政策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助力油田扭亏脱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来。三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坚强、本领高强、意志顽强”标准,注重在产能建设、生产一线、科技前线中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实施“普光英才”计划,着重培养2-3名领军人才;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计划到2023年,培养“双师”型人才150人。四是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围绕“三个区分开来”,推进《创新技术引进办法》实施,对干部履职担当、改革创新中的过错失误予以容错,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鼓士气,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一是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持续讲好“普光故事”,展示“普光人物”风采,挖掘宣传包括参建单位在内的普通岗位职工闪光点,鼓舞队伍士气。二是广泛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持续开展群众安全监督、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工作,举办青工气水井分析大赛、“以职工名字命名先进法”评选等活动,组织“普光工匠”评选,引导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安全环保、科技创新,形成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三是充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认真总结推广“夺旗争星”、党员“亮身份”活动经验,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在产能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
(三)坚持正风气,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一是持续正风肃纪。建立党风廉洁建设“两个责任”日常考核积分管理系统,推进“议事议廉”制度融入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五位一体”风险管控作用,紧盯产能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内审外查的问题开展“问廉问责”行动,不断增强干部纪律意识。二是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结合气田发展新形势,推崇践行“马上就办”工作作风,以党支部为单位,深化“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查摆整改活动。开展“倡树和谐家风—全员在行动”系列活动,广泛宣传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先进事迹,以家风带作风,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三是持续深化党建区域管理。按照“一家人”思想,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交流机制,推广党支部先进经验做法。按照界面清晰化、考评精细化、管理类别化的思路,开展党建创新研究,按照单位归属、人员数量、工作性质划分类别,实施分类管理。
(四)坚持顺民气,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一是持续做好慰问帮扶工作。坚持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送关爱”活动,健全困难职工、困难家庭基础档案,全面推行精准帮扶“三色服务卡”管理法,做到困难精准识别、服务动态管理、分类结对帮扶,让职工切身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二是持续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开展大数据跟踪分析,对健康异常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发挥EAP工作作用,采取“主动上站沟通,邀请进站辅导,个别单独开导”的方式,帮助职工理顺情绪,舒缓压力。三是持续巩固企地良好关系。加强与地方的沟通交流,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对接协调会,及时解决职工子女就学等问题。通过女工、共青团联合组织开展文体联谊活动,扩大职工的接触面,搭建青年婚恋桥梁,促进职工融入地方生活,增进企地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