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人们遮阴、降暑、防灾等需求,更能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观赏水平也不断提高,对植物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广州彩色植物并以珠江公园为例进行分析,主要对彩色植物选用、在园林景观中的配置地位、基本原则、主要功能及配置手法进行探讨。最后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总结,提出提高植物彩色景观质量的对策。以期为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观提供依据。
关键词:彩色植物;配置;广州;珠江公园
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人们遮阴、降暑、防灾等需求,更能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观赏水平也不断提高,对植物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彩色植物是植物景观中色彩多样化的主要构成部分。
彩色植物指的是植物的叶片或茎干、花、果呈现非常见色的植物。共分为四大类:“常彩类”,即在常年都保持彩色的植物;“秋彩类”“春彩类”“冬彩类”,分别在秋天、春天、冬天才呈现彩色变化的季相性变色植物。[2]植物的叶色是彩色景观中最美且最普遍的表现。花色随季相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形态、色彩,组成姹紫嫣红,婀娜多姿的美丽景观。果色在彩色植物景观中应用较少。而枝色较为单一,易为人们所忽略。故本文以研究彩色植物景观的叶色及花色应用为主,对广州乔木、灌木、地被等彩色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分析。
在广州,乔木配置以绿色植物为基础,彩叶乔木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以季相变化明显的落叶乔木,如木棉、紫荆、凤凰木、美丽异木棉等为上层植物景观在每个季节增添色彩。
灌木作为中层次的植物景观与人的视线最为接近,因此容易成为视觉的焦点,做好灌木的配置及色彩的运用犹为重要。广州常用的彩色灌木彩叶植物有:红叶李、黄金香柳、紫锦木等,开花植物有:黄槐、细叶紫薇、美国槐、软枝黄蝉等。
广州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地被色彩多样、种类丰富、形态各异。耐修剪彩叶植物如:红继木、花叶鸭脚木、黄连翘、黄洒金等适用于花池、或片植。叶型丰富的彩叶植物:彩霞变叶木、彩叶草、红苋草、花叶良姜、亮叶朱蕉等适合营造自然式植物景观。还有不同时节开放的时花:海棠、凤仙、一串红、花生草、黄虾花等,是营造各种花境、模纹花坛的良好素材。在各大商业广场、步行街、公园入口、城市主干道,你都能看到各色的花或立体造型,或带状、片状匍匐在花坛的边沿、中心。有它们的美化装点,花城的美誉更为名符其实。
下面对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珠江公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在珠江公园选用的植物中,彩色植物在空间上遍及上中下多个层次,在时间上一年四季各有出色。从叶色、花色、果色、枝干色的应用均表现得淋漓尽致。
珠江公园有北门和南门两个主入口。运用规则式的设计手法,突出入口景观的标志性和引导性。以模纹花坛增加喜庆同时吸引人们游园观赏。
北入口广场非常开阔,进门后是迎面是一大片山坡,沿顶种植了中高层次的乔灌木,既弱化了山顶的边界又加强了山坡的障景作用。广场的对景处为一幅“画布”,“画布”上仙女打翻了要洒落凡间的色彩瓶。组景主次分明,以大叶红草、黄金叶、龙船花及马樱丹四种耐修剪彩色植物组成四色整齐的花带作主角,下面及花带延伸用苏铁、肾蕨等弱化边缘,其中空白处点辍置石和开花小灌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相得益彰,让景观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相比入口片区的严谨规则,园内的配置遵循自然和谐的原则。注重植物之间形、色、质、量的相互联系,植物搭配的科学性、艺术性互相协调统一,体现出珠江公园植物景观的个体美、群体美、和极具岭南文化内涵的意境美。园区内各处交叉处、路口等转折点的植物绿化景观也同样出彩。最常用的是时花作为花带的形式吸引人们视线,引导游人进入观赏。
棕榈园区以棕榈科植物为主,笔直的大王椰子直伸天际,腰间鱼尾葵、苏铁、露兜迎合游人视线高度,枝叶丰满的球形灌木半绕其间,结合成紧密系统的组团。中央前景由灰调的圆石和红艳的海棠完美结合而成。置身林中,阳光洒落,光影随风摇弋,热带风情油然而生。
在广州,要欣赏到彩色植物季相变化带来的美艳,要数春花烂漫的春天和凉风吹落叶的秋天。在珠江公园的八大景区中,每逢春天时节,南面的百花园百花争艳,北面风景木区的山北也姹紫嫣红,花香朴鼻,南北呼应,热闹非凡。
快绿湖景区是珠江公园内欣赏秋色最佳地方。每年初秋,驻足“椰风水榭”,环顾湖周,岸边种植的水杉、落羽杉、水松等开始呈现铁红的动人色彩,脚下是黄绿相间的花叶良姜,与水边种植的再力花、水葱、芦苇、香蒲等相呼应。围绕一池绿水,在深绿的南洋杉前面,铁红的落羽杉挺拔屹立,疏密有致,张驰有度,与远处灰蓝的高楼交相晖影,韵律感十足,犹如正演奏着一首激昂澎湃、动人心弦的协奏曲。
广州的秋天,因为各种变色、落叶的乔木,会在此时露出枝干构造和色彩,伴着尚未落尽的彩叶,呈现非常美丽的姿态,仿如一个美丽新世界。
珠江公园的“常彩类”彩色植物以彩叶灌木、地被为主。中层灌木以黄连翘、红继木、黄金榕、亮叶朱蕉、花叶良姜等应用最多;红背桂、花叶榕、金脉爵床、变叶木等有局部应用。下层彩叶地被以白蝴蝶、冷水花、蚌兰、彩叶草、大叶红草等为主。在花城广州,一年四季随处可见的时花亦充当了常彩的重任,珠江公园也不例外,常用的时花有:海棠、石竹、万寿菊、孔雀草、羽衣甘蓝等。它们是视线的焦点、意境营造的要点。要体现开阔大面积的气势,或是小片精致布置的趣味,都轻而易举。
落叶乔灌木每年有一个更新换叶的过程,通常会经过秋天叶色变黄或红、落叶、冬天枝干裸露、春天绿叶萌发的过程。这段时期不但观赏性强,而且变幻的景象颇有意境。园内季相变化明显的彩色乔灌木主要有:木棉、美丽异木棉、落羽杉、水杉、刺桐、洋蹄甲等。
通过研究发现,彩色植物在植物景观配置中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在配置时要遵循生态适应、因地制宜及观赏功能等基本原则外,还要结合季相变化、当地文化内涵,使植物景观具有当地特色美。配置的手法可以根据景观环境和主题需要灵活运用,如规则式、自然式、自然与规则混合式、分层式、层叠式、重复韵律、突出主体等,要做到张弛有度。
城市生活节奏快,园林景观肩负调节生活节奏的重任。彩色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就要求设计者有极高的艺术情操及纯熟的设计水平。所谓意境,是对观赏者心灵的触动。作为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进步,从生活中发现触动心灵的美,创作意境景观,传递这份触动带来的更高层面的享受。
结语
彩色植物多姿多彩的特色,在现代园林美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发挥出它在园林美化中的特殊效果。注重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园林设计以及自然生物群落的建立,从自然中汲取设计灵感,重视运用美学原理、文化内涵和意境表达。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要求色彩的丰富、季相的变化,更希望植物景观带给他们心灵的洗涤,情感的释放,致身心的融合。这将成为专业园林景观工作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燕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10.(10).
[2]孙丽.常立春.彩色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4.
[3]李维柱,邹志荣.浅谈彩色植物的配置方式.北方园艺.2010.18:117- 119.
[4]王建,孙磊.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2.
[5]徐永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广东园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