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的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覃华清
[导读] 普通高中教师由于教学工作量普遍偏大、从业要求高、所需设备不足、外出培训交流受限、待遇偏低等原因,普遍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对应之策需要从教师个人和教育机制两个层面去舒缓改善。

广西北流市明瑞高级中学   覃华清      537400

摘要:普通高中教师由于教学工作量普遍偏大、从业要求高、所需设备不足、外出培训交流受限、待遇偏低等原因,普遍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对应之策需要从教师个人和教育机制两个层面去舒缓改善。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师;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支柱和主要承载者,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毋庸讳言,由于升学率、工作强度、社会期望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普通高中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怎样,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稳定。
        一、当前普通高中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成因分析
        (一)高中教师教学工作量普遍偏大
        高中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衡量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指标主要依据教师每周的课时数。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中教师的周课时数基本都在15节以上,工作量普遍偏大。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导致高中教师进行学习深造的时间较少,由此而产生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冲突,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时间也因此而减少。
        (二)对高中教师要求越来越高表现如下
        1.竞岗条件要求高:包括学历、职称、论文、课题、定级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似有要求越来越之趋势。
        2.教师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高:迫于同行之间竞争尤为激烈,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经验、科研能力不得不断地提高。
        3.社会期望升高、尽管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但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期望越来越高。
        (三)教师教学所需设备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与保障。据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教学设备配备不太齐全与非常不齐全的教师比例很大。通过数据分析可见,多数本校教学所需仪器设备不太齐全,影响授课质量,同时也加大了教师心理的压力。
       (四)教师外出培训、交流受限
        教师专业成长除了自身要加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需要外部的支持。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外出参加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比如,在我校,年轻教师居多,调查结果显示:84.2%的教师认为外出培训学习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无法给足时间”。
        (五)部分教师的待遇偏低
        部分教师如特岗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待遇偏低,远远赶不上在其他职业工作的同龄人,甚至有些地方拖欠教师的工资,致使教师不能安心工作,心理负担很重。
        二、当前普通高中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的应对策略
        (一)增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为缓解职业压力提供支撑
        主动参与读书和进修,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知性的气息。通过读书提高自身的素养,感受到自我价值,提高自己的胜任能力和角色认知。


特别是中华国学经典、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著作,能提高的学思水平,领会与天地共存等博大的精髓,强大自己的内心;学习西方经典,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哲学,提高思维能力;学习心理学和生理学,有助于丰富内心世界,抑制自己的冲动并及时调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善于掌握自己,克服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自身的健康。
        (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韩非子在《五蠹》说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荀子在《天伦》中说道:“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下不能使之全。”可见古代贤人很早就重视体育锻炼。但现在很多教师以忙为理由,拒绝参加各种运动,最终倒在讲台上。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响应国家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一辈子”。尽量每天抽一至两小时进行锻炼,哪怕场散步也好。
        (三)妥善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减轻生活中的困扰
        国外研究者发现:家庭与生活的和睦,是消减压力的最好办法。家是我们休息,生活的港湾,同时也是能量再生的地方。教师应学会与家人友善相处,尽量包容家人的缺点,同时善待邻居,广交益友,与人坦诚相待。当自己有压力时,找爱人、亲人和朋友倾诉,释放心中的苦闷。
        (四)用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指导现在的教育行为
        我们学校是高考的加工厂,所有的师生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作者和产品,师每天早上6:00去督促学生起床,上课满堂灌,其余时间学生永不停息地刷题,晚上10:45分督促学生晚休,为保证纪律,学校严格管理手机,禁止学生上课睡觉、这样的“精英”教育下学生不出问题,老师迟早出问题。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指出,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亘古不变的主题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要注重对个体人性的培养,使个体具备健康完善的人格。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理性地分辨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且愿意为了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也愿意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付诸努力,从而使自己能幸福地生活在更加美好的世界里。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弘扬、唤醒并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信任,相互合作的,教学的目的是在了解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制造性思维。
我想这是教师倦怠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去反思和勇敢去改革了。
        (五)正确对待教师职业角色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而无私的奉献精神。国家的发展依靠教育,教育的发展依靠教师,我认为合格的教师应是: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和崇高的理想。这是职业的需要,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的社会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解决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多方合力。只要切切实实的努力,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教师强,教育兴,利国利民,共同期待。
参考文献:
[1]薛留栓.谈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成才之路,2018,000(011);13-14.
[2]张华.李丛水.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与价值[D].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000(007):175-176.
[3]杨晓妍.新课改下城镇示范性高中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J].求知导刊,2018(24):155—156.
作者简介:覃华清,男,1979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政教处主任,玉林市优秀班主任、玉林市教学成果奖、玉林市先进个人和北流市师德标兵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