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谭海滨
[导读] 小学教育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小学生良好习惯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

广东韶关市吴礼和中心小学   谭海滨 512031

摘要:小学教育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小学生良好习惯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同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引言:在小学阶段, 学生已经开始接受较为系统化的数学教学,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式和知识结构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如果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并且加以利用,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么对于日后的学习道路必定有着不少帮助。学会思考也是作为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必备基础技能。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1.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个体因素差异以及外在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内化,但是大部分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对知识的内化。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需要较长时间对知识进行学习。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给他们的思考与数学的发挥提供了更加丰富广阔的空间。有一些学生能够根据基本的思维方法对已经了解掌握的知识举一反三,自主学习新的知识,也能够自行探索更多关于数学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知识与自我进步的成就感与获得感,这有助于学生从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进步。
        2.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2.1 让学生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的多面性,然而想要全方位地看待事物不是一件易事。大人永远看的比小孩远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大人经过的历练多。这也就预示着如果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训练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小学生好奇心较重,虽然认知不足,但是对于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在个特点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发掘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下去讨论,给你一张厚度零点一毫米的纸,让你不停对折,请问需要多久才能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呢?学生们纷纷开始演算。二的二十七次方,转换完单位,最后的结果真的高于珠穆朗玛峰,学生们纷纷表现着无线的好奇心,原来数学这么神奇,是的,数学还有很多未知区域等待他们去探索发现。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鼓励,树立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环节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发现的机会与发挥的空间,帮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获得感与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将事物规律反过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事物发展规律都有着正向和反向,数学非常需要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逆向推导。在小学公式不多的时候,是发展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有时候,逆向思考往往能够让学生更直接地看到问题的所在,让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学到求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在此过程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推导圆柱体表面积的求法。教师需要做的是,在公式给出之前,让学生准备好裁纸刀和道具纸。让学生们自主动手做一个圆柱体,然后拼接起来,把表面积画上阴影部分做好标记,然后再展开。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和两个圆的面积组成的,而且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然后学生就可以自主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与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效果,促进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学习能力发展。
       2.3 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对缜密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它总是一环扣一环,新知和旧知相互交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要做的是强调学生观察事物要更敏锐和仔细,其次便是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求完全掌握并且可以熟练使用于应用题之中,最后便是导出新知自我总结。比如在学完多边形后,考察学生对于多边形的掌握程度。进行快问快答,最稳定的最少边行是三角形。两条对边相互平行的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有菱形和正方形……还有很经典的田忌赛马,鸡兔同笼,都是培养学生缜密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助手,教师可以加以运用。让学生在数学思维道路上越挫越勇。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了解自己当时的思路,从而在总结中找到更好的方法,在看到自己思维的转换后发现自己取得的进步。在每个阶段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掌握了的数学思维
        与方法进行整理总结,以精简的模式贴在时常能看见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适当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思维。
        结语: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见效最快,成本最小。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抓住此时机,对于小学生进行积极地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这几大常见思维不仅仅体现在数学教育中,生活中也常常出现,这也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相符合。培养全面型的素质人才,发展其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后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这既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教师终身学习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和无私精神。
参考文献
[1]郭俊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3).
[2]曲磊.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