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292419701220XXXX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下,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现阶段,建筑工程设计如今更加多样,建筑类型种类不再单一。设计过程中,对电气工程进行设计、照明技术、空调等电气设备的插座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减少安全隐患,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带来的便民性,根据不同的建筑提出相关的电气技术应用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领域;信息化工程
引言
建筑行业具有高能耗、重污染的特征,这也极大的加剧了能源供应匮乏的现状。对此,有必要将节能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电气设计中,控制能源损耗,减轻环境污染,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1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应用节能技术的重要意义
国家经济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能源的短缺对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因此节能减排已经在各个领域普及开展,节能减排理念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建筑行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建筑设计要结合现代化社会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建筑设计,方能有效地控制了能源的消耗,方能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相应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多,所以建筑电气节能减排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2建筑工程领域中电气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
2.1设计理念模糊,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工作人员设计理念模糊,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如今比较棘手的问题。不同的建筑工程设计之前没有进行勘察了解,比如说居住区建筑设计和写字办公楼的电气工程设计理念不一样,设计的电气方案也要符合建筑规范。居住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导致其住宅内应该设计的配电回路设计较少,有效地减少电路的横截面。现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电气工程大多数没有对建筑工程进行提前勘察,导致在用电负荷量比较大的地方没有进行分流,电流横截面积比较大,直接扩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容易造成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火灾等。
2.2经济因素考虑不全面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必须依靠先进的节能技术,而这必然会增加投资成本。在编制建筑电气设计方案与节能技术应用方案环节,对经济因素考虑不全面,极有可能增加额外成本;
2.3没有合理的监管系统
类似消防线路、监管系统也是作为保护系统存在的。一旦支路上或者干路上存在电流量超过安全负荷的情况下,监管系统可以起到报警和分流的作用。现如今来看,很多的建筑工程在电气设计技术应用的施工并没有安装合理的监督管理系统,导致出现一些安全隐患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而且在安装电气工程之前,相关建筑工程会有为了提升工程效率,直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直接施工。会增加施工过程风险的同时也给相关电气工程带来一定阻碍。所以,设置的监督管理系统是必要的,这也是目前电气工程设计的一大问题。
3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供配电系统方面的应用
在建筑的配电系统方面,设计人员应根据规范、规划要求、总体的建筑布局、各建筑主体的实际用电需求、用电负荷的配电距离,来确定合理的配电所位置、供配电方式、配电距离、配电路径、配电线缆、配电电气设备等。在挑选电缆过程中,根据计算出电线路中需要的电压数值与电流值挑选低阻抗力的线缆,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电流在输电线路中出现的耗损。在设计配电计划过程中,需要使供电系统的均衡得到有效保障,供配电机房需要挑选距离动力设备比较近的位置,进而拉近动力设备和配电室之间的距离。在配电系统中应设置无功补偿,无功补偿电容装置要充电,必须保证其处理无电状态,从而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损耗,以期提升电气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在进行建筑内部电力输送线路的设计和制定时,应通盘考虑建筑系统各部分对于电力资源的实际需求情况,尽量保证电力线路全面覆盖、尽可能地拉近电力线缆与动力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电流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的损耗,以便于可以快速完成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3.2照明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方式
照明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点内容,照明设计水平直接决定了电气系统的节能效果。为此,在照明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供配电系统设计与电气线路设计。并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遵循实用性、经济性与节能性原则,降低电能损耗。照明设备的电能损耗指标较高,为此,选择适宜的照明设备至关重要。并且还要合理利用自然光,缩短照明设备使用时间,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使用节能灯与发光二极管代替白炽灯,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基础上,控制电能损耗,节省经济成本。总而言之,调整供电方式,改造用电设备,完善照明线路,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标。
3.3有功补偿应用
有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由来已久,建筑电气设计中,有功补偿主要针对一些用电总量较大、持续时间长的用户。如商民两用建筑的中央空调,夏季、冬季需要持续作业,能耗较大。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在用电一端设备具有一定蓄电能力的设备,常规作业状态下,设备的作业依托电力系统的电能,建筑收集的太阳能、剩余电能等,均通过蓄电设备存储。在设备次日的工作中,直接启动蓄电设备,作为辅助,一方面保持电压稳定,避免因电能消耗快速增加导致用电波动,另一方面补偿的电能也能降低中央空调对电力系统电能的需求,从而实现节能。以功率为90kV的中央空调为例,要求蓄电池容量应达到60Ah的水平,每日存储的电能总量,应在10kWh时以上,如果建筑周边缺乏理想光照环境,可借助电力线路,使光电转化设备和蓄电池连为一个整体,利用建筑顶部少遮挡的情况实现太阳能的利用,确保设备的补偿能力。
3.4变压器方面的应用
通过实现变压器的节能,有利于减少自身的耗损,提升变压器的使用效率。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合理的挑选变压器的台数、类型以及容量,从而实现电气节能的效果。如果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太大,长时间进行低效率的运行,就会提高其自身的损耗。为了降低变压器产生的损耗,如果使用容量既大,变压器台数又多的时,想要合理的分配负荷就需要缩减变压器的台数,选择容量大的变压器。节能型变压器的铁损主要是漏磁损耗与贴心涡流损耗组合而成,其中矽钢片的性能与铁芯制造工艺决定着变压器铁损的发小,因此,变压器需要选择使用节能型变压器。挑选合理的变压器连接组别、电压分接头以及变压比,有利于变压器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3.5合理开发利用开再生清洁能源
目前,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可再生清洁型能源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为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区域基本概况,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建筑物的电能供应需求;利用地热能作为建筑取暖能源,从而降低暖通空调系统使用频率,控制电能损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此外,可再生清洁型能源还可以用于建筑照明系统,锅炉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一方面,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维系生态系统平衡。高效应用各类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管控,降低电气设备的运行能耗指标。
结语
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电气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好,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也是对未来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电气领域的发展有一定实际的意义。利用电气工程能够促使建筑工程完成得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陈汇.住宅绿色建筑电气设计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4(06).
[2]周琳峻.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8(14).
[3]王义,闫飞.绿色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50.
[4]赵鹏.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