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诊胸痛患者为观察对象,电脑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试验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4%、92.86%,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19%、69.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对于胸痛患者的抢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4例急诊胸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电脑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0±2.5)岁;发病时间0.5~10h,平均发病时间(5.0±0.5)h;疾病种类:心绞痛10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心肌炎8例,夹层动脉瘤3例,自发性气胸8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5.3±2.3)岁;发病时间0.5~12h,平均发病时间(5.5±0.5)h;疾病种类:心绞痛9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心肌炎9例,夹层动脉瘤4例,自发性气胸7例,其他4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
骨源性肿瘤疼痛所致疼痛为持续性的;脊神经后根疼痛发生于身体转动或弯曲时;胸膜炎的疼痛常在深吸气及咳嗽时加重,屏住气时疼痛减轻;心绞痛常在用力或过度激动时诱发,呈阵发性;心肌梗死则常呈持续性剧痛;心脏神经官能征所致胸痛则常因运动反而好转;食管疾患的胸痛常随吞咽动作时引起或加剧。
1.3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急诊护理方式对患者施以抢救护理,其方式为:于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而后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进行分诊,并指引患者家属为患者办理相关手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施以身体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给主治医生;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为其建立静脉通道。
实验组以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施以抢救护理,其方式为:(1)强化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法制知识、优质服务技巧;由护士长牵头,组织急救模拟训练,对每个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救设施仪器使用方法、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培养护理人员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2)优化接诊流程。对于自行就诊的患者,首先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指标,同时初步评估患者的病情,优先处置病情较重的患者。在入院5min内记录患者的年龄、胸痛表现、胸痛发作时间、发作区域、胸痛性质、诱发因素、进展情况、伴随表现等,了解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根据患者的胸痛性质将胸痛划分为非心源性心痛及心源性胸痛,同时编写分诊记录单,记录患者的来院方式、主诉、症状表现以及生命体征等。同时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是否存在急性胆囊炎放射痛、胃溃疡胃反流所致胸痛。(3)优化急救护理。采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一般患者、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对于危重症患者直接送抢救室抢救;对于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者,应指导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尽快予以吸氧、开放静脉通路等处置;同时遵医嘱予以β受体阻滞剂、镇痛药、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做好围术期准备。对于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根据常规急诊留观路径进行留观。对比分析两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急救时间,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长、抢救时长以及开始治疗时间;记录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19.0软件工具实现数据的整理分析,临床相关指标的表示方法为(均值±标准差),两组数据间有无显著差异性采用t进行验证;抢救成功率的表示方式为(n,%),两组数据间有无显著差异性采用卡方进行验证。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5.24%,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6.19%,护理满意度为69.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19.0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急诊科收治的以胸痛作为主诉的患者具有疾病类型多样化、病情表现差异多样化等特点,这也是初步诊断病症的基础凭证。
对于就诊胸痛患者,对其疾病危重程度做出快速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胸痛病情的变化性强,所以要注意对患者病史、既往基础疾病、胸痛始发情况、诱发原因、持续时间等内容的详细询问,寻找出典型信息,从而辅助做出诊断。改良急诊护理流程便是将此作为主旨,强调对患者体格检查的快速、完善进行,对于高危患者,切忌盲目确诊,而是要尽快安排抢救室,另外强调各项辅助检查应该尽可能安排在床边,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改良急诊护理流程,还要注意为护理工作者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有力平台支持,使其对疾病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更为完善,应用于临床上,能正确认识胸痛患者症状病因,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
引起胸痛的病因较多,包括夹层动脉瘤、心肌梗死等致死性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急诊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质量,在实际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护理流程,从而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以往的急救护理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易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对急诊胸痛患者施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对于需要抢救的患者直接送抢救室抢救,大大缩短了待诊时间。
结论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为胸痛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急诊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芹,邹利群,张伟,等.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效率和效果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28(7):640-642.
[2]徐瑞芳,庄细云,林少莲.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7):965-967.
[3]李虹,张萍,时兢.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6(13):1813-1816,1842.
[4]杨剑辉,谢丽芬,刘杏珍,等.临床护理流程优化在基层胸痛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20):2475-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