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县教育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449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相关人士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所以,针对以上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思维能力、以游戏教学培养学习专注力、以问题情景引导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素养指标,也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它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理念,是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及重要性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所谓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指在平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方法、数学逻辑思维,经过系统训练之后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合理利用相关知识与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观察,思维之后并解决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深对自身长板与短板的认知,满足后期的学习与发展。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用
核心素养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改变自身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增强自身实践能力,不仅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学生具备一定数学知识之后,对其进行合理运用,分析与探究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现状
1.教育观念落后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数学教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依然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在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对于数学核心素养准确清晰的认知,同时也没有高度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另外,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一些教师本身素质相对比较低,这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时难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这势必对于学生学习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学科的素养。
2.教育方式不合理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的方式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造成了核心素养培养缺乏力度,难以达到良好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没有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和改变,难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就容易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加强师生互动
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开展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素质教育活动,不但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之家的感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能力。新课改指出,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学生和教师要构建良好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和教师互动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各种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向教师提问,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课本知识,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另外,课堂上针对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数学教师要给予引导。同时,通过自身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切实保障学生能够乐于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2.创新课堂教学观念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加大力度宣传与普及核心素养,全面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理念,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明确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重要作用。教师明确核心素养的意义,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创新。另外,将其作为基础,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以教学大纲作为基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其实际需求,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加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
3.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针对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问题情景的导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深入情景中,会思考问题,并且考虑到问题的真实性,从问题本身出发思考,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积极给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意见和想法进行探讨,构建和谐平等课堂。教师给学生设定问题情景,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提高思考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4.注重抽象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是由开始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识特征分段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比如,中低年级侧重形象思维的培养,高年级侧重于抽象思维的培养。依据这一认知规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数学教具、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教学直观方式辅助数学教学,帮助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的抽象思维需要借助实物进行支撑,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每个小组的组员都积极动手、认真思考,从而推导出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教学,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规律,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关基础知识,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实际需求,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新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1):50.
[2]贺社明.小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126.
[3]王丽,王奕萍.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