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本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该人群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干预,为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定点体检20240人,其中青壮年3724人,中年7247人,老年人9269人,其中老年慢性病检出5634例,从这些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简易应对问卷(SCSQ)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他们进行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合理量化,处理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患病量、病程、客观支持、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且本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较差。结论 影响本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患病量、病程、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等多方面,应对这些方面进行合理干预以提高该人群生命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生命质量;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物医学的进步,许多老年人寿命得以延长,带病生存成为老年人中一种常见情况[1]。老年慢性病患者在老年患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据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概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以上,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改善其生命质量,对老年慢性病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2]。本研究对影响老年慢性病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提高该人群生命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定点体检20240人,其中青壮年3724人,中年7247人,老年人9269人,其中老年慢性病检出5634例,从这些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大于60岁,;患有一种或以上慢性疾病且病程超过一年。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60~75岁124例,75岁以上76例;病程1~5年58例,5~10年92例,超过10年50例;文化程度为文盲者32例,小学与初中者131例,初中以上者37例;收入情况为小于1000元/月98例,大于等于1000元/月102例;社会支持程度较高112例,一般36例,较低52例;患病量1种99例,2种54例,3种47例;丧偶或离异81例,配偶健在119例;独居50例,有亲人合住150例。
1.2 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前统一培训参与调查人员,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对于视力或阅读障碍患者,研究人员不加暗示地逐条阅读,以让患者能够独立进行选择。
1.2.1 生命质量问卷
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此量表包括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八个维度,每个维度有2~10条项目,共36条项目。用SF-36量表评分法对结果评分后标准化处理,最终得分=(实际初得分-最低可能得分)/(最高可能得分-最低可能得分)×100%,最终得分在0~100分区间,分越低则生命质量越低,反之越高。将八个维度归为两类,一类是生理健康总评(PCS),包括PF、RP、BP与GH;另一类是心理健康总评(MCS),包括VT、SF、RE与MH。
1.2.2 影响因素问卷
一般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病时间等;社会支持则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该量表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三个维度;应对方式方面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该问卷分为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包含20条项目。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将资料整理量化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见表1、表2。
表1 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

表2 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年龄、性别、患病量、病程、客观支持、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分析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上因素均会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影响。见表3。
表3 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年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也不断上升,老年慢性病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且患者心血管系统也间接受到影响,因此对此类人群应多施以干预帮助[3]。随着医学发展,如今慢性病从以往的治愈逐渐转变为控制病情、改善患者功能,不仅要延长老人的生命,还要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通常来说,人口、年龄等诸多因素均对老年患者生命质量产生影响,文化素质高的老人自我保健意识良好,正面情感丰富,且收入相对较高,物质条件较好,因此患病率较低。社会支持指一个人感受到的感情或实际上收到的帮助等有关方面的总称,包括婚姻关系、工作交流、社会地位及家庭网络等各方面。慢性病病程较长,老年患者可能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或是更加依赖别人的支持,因此可能对其生命质量产生负面影响[4]。多种慢性疾病可能对机体有协同或相加的损害效果,它们之间能够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并加重机体负担,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要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不仅要改善疾病症状,还要从心理、家庭、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研究,以在这些方面对患者实施更为准确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5]。
本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老年慢性病患者SF-36量表评分较差,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显示,年龄、性别、患病量、病程、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等因素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影响本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患病量、病程、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及居住情况等多方面,应对这些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石青萍, 秦明芳, 陈杨, 等. 云南省居民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 26(12):900-904.
[2] 冯坤, 蒲鑫鑫, 唐贵忠,等. 重庆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 35(9):80-83.
[3] 张民, 王德欣, 郭璐.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 28(14):112-116.
[4] 龙治任, 程曦, 曹颖,等. 成都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6(4):521-524.
[5] 周晓娟, 张新宇.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2):25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