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王申太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申太
[导读]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生长之根本,水利工程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身份证号码:37011219761103XXXX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生长之根本,水利工程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的施工技术种类比较多,导流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能够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要想实现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则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导流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发展非常迅速,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障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速度,减少工期,使得水利工程能够更快地投入到应用中。所以,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并能够熟练掌握导流施工技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保障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作。
        1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分析和特点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用水顺利通过施工区,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引导手段,引导上下游来水,科学控制来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导流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中采用的施工导流技术可以使施工场地周围的水流向下,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不受水流的积聚和渗透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施工环境,有效保证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水流和河流汛期对水利工程效益的影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加快施工实际进度,创造更大的施工效益。目前,引水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在坝址选择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调查施工区的基本环境条件,结合施工区的实际地质、水文条件选择坝址,综合考虑施工难度、工程建设规模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水能指标等因素,提高坝址选择的合理性。其次,在制定建设规划时,要完善水利工程的总体布局。坝址位置确定后,引水渠位置在水利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前确定。施工计划的制定也是施工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既要以完善的施工方案为基本保证,又要解决导流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在原有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整合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物质资源,创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基本需要。最后,在导流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区建筑物分布、周边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
        2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2.1全段围堰法导流的应用
        全段围堰法就是对整个河道进行一次性的拦截,并在河道的两岸建造专门疏通拦截水流的专业设施,避免拦截水流的泄漏,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大型设备,在进行河道的拦截水流的疏导过程中具有很多种形式的导流方式。可以采用明渠道导流方式进行导流,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河道的两岸进行沟渠的挖掘,并利用沟渠将河道的水围堰,促进水流顺着多个沟渠流动,及时进行分流,有效保证水利工程中导流技术的及时性,明渠导流在平原中的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但是由于河道的宽度较小,而且河流的深度也比较浅,在具体的明道引流的过程不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高效进行,建造多条引流沟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所以应该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性质再进行导流技术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明渠导流施工的时候,应该注重对沟渠结构的设计以及渠道进出口的合理规划,促进水利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还可以采用涵管导流的方式进行导流,这种导流方式主要是对水利工程整体强度的增强,是通过混凝土和钢筋的搭建形成泄流的管道,能够有效节省大量的材料成本,相对来说是一种综合性较好的导流技术;但是由于混凝土和钢筋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搭建难度较大,所以涵管导流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较适用于土坝工程或是一些水流较小的水利工程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还可以进行隧洞导流的方式进行导流,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一些地质环境比较特殊,水流量也不大的水利工程中,隧洞导流技术与前面两种方式相对比,比较适用于环境较差的水利工程中,但是正是由于周围的建造环境较差,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且受到环境和隧洞的影响,导流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隧洞导流
        适用范围:对于此类导流工程,当两岸地形非常陡峭或导流流量不大时,更适合使用。为了节约资金,最好将隧道导流与永久性隧道结合起来。确定方位:具体安排按下列规定执行。首先,要借助地形,顺直线布置。需要转弯时,前后两侧应设直线,转弯半径应大于隧道宽度的5倍,转弯角度应小于60°;其次,隧道轴线应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隧道轴线不应与断层、岩层、破碎带平行。隧道轴线与岩层的倾角应大于45°,夹角应大于45°。然后,隧道进出口与河床主流方向夹角不宜过大。最后,隧道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坡脚的距离应大于50m。
        2.3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密切关系,要想实现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则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重视,对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在人才招聘阶段,要聘请技术型人才,使其可以熟练运用各项施工技术,同时还需要具有施工管理意识,确保能够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作用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施工队伍。还需要对人才进行考核,确定达到相关标准的工作人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人才的能力实现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
        2.4明渠导流
        为减少水流流入基坑情况的发生,可以在基坑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围堰,并挖设一定的渠道,从河岸中将水流引出,绕过基坑,进而完成导流工作,这就是明渠导流施工技术。使用明渠导流方法,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进行详细勘查,一般情况下明渠导流技术只能够应用在较大滩地亦或者平缓的河道中。如果是在老河道中,可以不必挖掘渠道,直接利用老河道完成渠道导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成本费用,在规定的时间完工。在较为特殊的位置,其中包括河床较窄亦或者较深的情况下,采用导流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如果想要明渠导流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比如,对于不常用且拥有台地的河道而言,在引入大量的水源过程中,则需要详细了解水利工程现场是否满足隧洞开挖;在施工过程中排水等是否与施工要求相适应;在较短工期内,是否能够合理布置挖洞装置。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导流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精准定位导流进出口位置,明确明渠导流轴线位置。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导流施工技术,使得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有所保障,进而可以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促进水利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元.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51-52.
        [2]武江龙,曾政,刘隆昌.马坝河整治工程护岸结构方案优化实践[J].广东水利水电,2019(12):30-33.
        [3]赵小芳.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1):236-237.
        [4]史华栋.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