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创伤救治过程中对急诊科外科护理的运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本院急诊外科创伤治疗中采集66名患者,并依照相关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且两组人数相等均是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的急诊外科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3.0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的18.18,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1.82%,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6.97%,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优质的外科护理在救治创伤方面的应用效果极为明显,安全性非常高,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加强在临床中的推广至关重要。
关键词:急诊科外科护理;创伤救治;应用效果;观察
前言:急诊外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急救创伤性的工作。急诊外科中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病情缺少稳定性,譬如:砍伤、颅脑外伤等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患者的伤势较为严重,从而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操作技术与护理经验,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为了对急诊科外科护理在创伤救治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采集我院收治的66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依照相应的方法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外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的急诊外科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1一般资料与相关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集我院急诊手术创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相应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人。对照组创伤患者中,男患者18人,女患者15人,年龄处于21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39.17±18.76)岁。创伤原因:交通事故20人,高处坠伤11人,其他的创伤2人。观察组的患者中,男患者21人,女患者12人,年龄处于22-71岁,平均年龄(39.24±18.87)岁;创伤原因:交通事故22人,高处坠伤9人,其他的创伤2人。在创伤原因、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对比差异具备可比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
1.2相关方法
在进行创伤救治时,对照组的患者利用外科临床的常规性护理,如,患者受到创伤之后按照本院基本的救治步骤进行救治处理,并开展常规性的临床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开展优异的急诊外科临床护理,具体的创伤救治情况如下所示。
第一、医生的迅速评估。在患者创伤情况较为严重时,一般因为肢体损伤而造成的损伤性休克,为此,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应该对其临床的表现和病情的变化状况及时的进行观察,防止出现病情恶化的状况。除此之外,需要及时和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询问患者的具体症状,若是意识模糊可以询问家属,有助于快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进行精准的判断,从而为患者之后的治疗带来便利。
第二、保证呼吸道畅通。很多患者受到创伤时都会存在相应的呼吸困难等不同的表现症状,较易出现缺氧,若是缺氧严重就会导致身体器官组织出现受损,让患者的病情与危险性出现恶化,为此,临床治疗中应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患者口鼻中的血液与分泌物等,若是简单的清理没有效果,就需要利用吸引器为患者进行吸引,进而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常。若是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应该确保患者的头侧向躺着,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的状况,若是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吸氧或是气管插管等相关处理;若是舌头后坠患者,需要合理的置入口咽通气道。
第三、创建静脉通道。人在受到创伤后,最佳的救治时间就是六十分钟内,为此,应该及时的创建静脉通道,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输液补血等相关的救治。
第四、处理伤口。若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如果伤口裸露在外,就需要仔细的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字后进行加压止血。若是患者四肢出现开放性的骨折导致皮肤撕脱、大动脉受损,医护人员就要先进行加压止血,之后在包扎处理。
第五、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对患者的瞳孔与意识状况等进行仔细地观察,若是发生异常,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避免移动患者,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仔细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本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非常满意的分值时八十分到一百分,满意的分值为六十分到其实九分,不满意为零分到五十九分。。
1.4统计学方式
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材料一般利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代表,利用t进行检验;技术材料通常利用率(%)代表,利用X2进行检验。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加强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创伤性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状况
观察组的患者中出现了1例并发症,并发症出现率为;对照组并发症患者的出现率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2加强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创伤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详情见表1所示,观察组创伤性患者在护理方面的满意程度为,显著高出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明:和对照组进行对比,aP<0.05
3讨论
3.1增强业务素质
在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时,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通过器械进行心肺复苏,该程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需要他们熟练地掌握,并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应用,进而为患者的成功救治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若是在特殊的条件下,患者不配合或是光线较暗,医护人员应该具备很强的操作能力,掌控最佳的救治时间为患者的生命带来保障。
3.2提高身体素质
在救治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面对较强的工作度,为此,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
3.3增强心理素质
在救治创伤患者时,通常需要面对血肉模糊且意识不清的患者,甚至还需要直面死亡,从而需要护理人员保持基本的冷静,配合医生进行患者救助,从而需要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熟练掌握先进仪器和药物的使用方法,并掌握新型创伤患者的护理模式。及时且有效的救治能减少创伤患者出现恶化的情况,把患者送往其他科室进行治疗时,身体的耐受性很好且因为创伤引起的缺氧等体现和机体组织损伤很轻。治疗完成后,机体的致残率明显减少,从而在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方面发挥良好的影响;还需要增强患者和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确保医护关系最大限度的获得缓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急诊科优质的外科护理在救治创伤性患者的过程中具备明显的效果,安全系数非常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希望在临床救治中得以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郭慧芳.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4):269+278.
[2]盖迪.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8):210-212.
[3]李惠端.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效果和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