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部位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与患者常年饮酒或食用变质食物以及遗传因素有关,早期无明显症状出现肝区疼痛以及发热乏力等,早期治疗,有康复的可能性,如果到了中晚期治疗则效果差异较大,难以治愈,肝癌一般提倡手术治疗,但如果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将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这类患者临床上一般采取介入治疗方法对其治疗,介入术后护理不当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应该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性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
关键词:肝癌;并发症;护理;生活质量
引言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通过规范化的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检查并确诊患有肝癌的患者;其他脏器官功能均正常;能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无语言障碍;经家属及本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人体主要功能脏器不全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0.8±3.6)岁,按肝功能划分,A级24例、B级15例、C级22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61.2±4.5)岁,按肝功能划分,A级22例、B级16例、C级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为观察患者疾病变化情况,限制每天探访亲友的人次避免出现感染,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给予评估,做好术前宣教,宣教的内容包括介入治疗的目的、治疗流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患者及家属可以全面评估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治疗过程的了解,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再次,在术后的护理环境中保证予患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环境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每日的探访量需要控制;在心理护理中需要对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关注,主动与患者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出现明显焦虑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在饮食护理方面为患者制定食谱,保证清淡饮食避免给肝脏造成的负担,同时需要保证营养的供应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在用药治疗时指导患者用药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出现漏服给予提醒。最后,针对患者介入治疗后常出现的并发症等给予预防性的护理,告知患者需要多饮水,同时注意排尿、排便;疼痛护理中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放音乐等方式使患者减轻疼痛感;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肌肉锻炼的指导,避免卧床期间出现肌肉萎缩。
1.3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价: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分为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两部分,每部分满分5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②术后恢复状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③术后并发症:统计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切口感染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评分、情绪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交生活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84%,低于对照组的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将现代化的护理理论有效地融入到实际护理工作当中,其通过多元化的医学知识相结合来使得护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护理过程中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整体费用和成本,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快速康复护理工作符合“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通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良好护理,一方面改善了患者生理方面的不适,大大降低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另一方面由于在术前做好了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工作,对提升手术效率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避免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应激性行为。肝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多数患者都会面临生理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而快速康复护理能提升护理的效果。
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临床常规的护理在一般的基础护理方面做的比较好,但是获得的护理效果并不显著,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中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是针对肝癌的诊断、治疗而制定的护理模式,有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在院内和出院之后均按照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干预,做到在治疗前的知识宣教使患者和家属对介入治疗的过程和治疗的目的做好充分的了解,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和治疗的配合度;在介入治疗之后进行心理评估、及时的干预,消除患者因为不良情绪的出现而造成的影响治疗效果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在预后治疗和护理中的积极性。
通过与患者沟通与交流,更够及时掌握患者知识知晓情况,提高患者疾病应对能力,使患者能够避免对疾病有害行为,增强有利行为,引起患者重视并有效执行。从而减少了患者重视度不够而引起的术后不适反应,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P<0.05)。当并发症减少时,相对应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对减少,对于其处理不适反应的费用也会降低。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住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P<0.05)。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简化护理工作缓解,减轻护士工作的压力,能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提升工作整体的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肝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对于患者影响巨大,临床上一般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根治。围术期患者在营养以及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不良情况,多数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心理上存在负面情绪,同时生理上的状况并不乐观,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快速康复护理主要是通过对围术期患者实施多种模式的护理干预,通过良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侠,许晓茜,马健.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379-380.
[2]聂凤妹,黎少芳,李海燕,段花丽,周洁英,苏焕玲,严业华,符丽君.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的影响体会[J].中外医疗,2019,38(32):139-141+162.
[3]徐亚娟.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5):316-317.
[4]张玉琳,肖奇贵,张萍丽.循证护理在减少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09):707-709.
[5]杨德飞.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与生活品质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1):97.